第二百零二章 最后的真相(第3/4页)

张安世道:“所以……你借他们想弑君,然后呢?”

“弑君的事……”在张兴元镇定地道:“对我们而言,其实并没有好处,因为我也清楚,现在鞑靼部在朱元璋时几次横扫大漠,实力还没有恢复。就算中原发生了内乱,十年二十年之内,其实也很难能够入主中原。与其如此,还不如……让大家继续潜伏在天下各处,伺机而动。”

于是张安世便问:“你既知道,那为何要动手?”

张兴元道:“之所以动手,是因为……你们已经察觉到我们的动向了,若是你们没有察觉,彼此或可相安无事,我们等得起,等鞑靼一统蒙古,到时再里应外合,才有恢复大元的希望。”

“可惜的是……我很清楚,朱棣是什么人,他一旦察觉到有逆党活动,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穷追猛打,迟早……我们还是可能泄露行踪的。想要彻底摆脱这些,唯一的办法,就是除掉朱棣……顺便……”

说到这里,张兴元深深地看了张安世一眼,随即道:“还有除掉你。”

张安世不禁哈哈大笑道:“原来如此……所以你突然有这么多的动作,可以说是令人眼花缭乱,又是徐闻,又是栽赃宁王,还有这一次……其实都只是狗急跳墙而已。”

张兴元感叹道:“我一辈子的心血,终是在今日葬送了,所以也无话可说。”

张兴元随即看了张安世一眼,带着几分感慨的口气道:“你是个人才,我自以为自己已是聪明绝顶,却终是不如你。成王败寇,现在也没什么可说的。”

说着,他居然露出了笑容。

就好像……对自己接下来的命运,并不担忧。

倒是他顿了顿,继续道:“我是将死之人,你也知道……我这病……已有许多日子了,患了此病,其实活着和死了,也没有多大的分别,今日虽然落在你们的手里,却也没有多少遗憾了。只可惜……家父临死之前,曾心心念念,北望大元兵马入关,终究无法在我的手上完成,反而因此元气大伤,实在遗憾。”

朱棣终于坐不住了,阴冷地看着他道:“是吗?可惜那老贼已死,如若不然,若是让朕捉了,势必碎尸万段。”

张兴元只淡淡一笑:“那又如何呢?不过是逞口舌之快而已,如今……你们想让我受什么酷刑,那就直截了当吧……”

他苦笑道:“只是我已病入膏盲,应该也承受不了多少酷刑,可能要教你们失望了。”

张安世看了朱棣一眼。

朱棣显然很愤怒,于是张安世便道:“名录呢?”

“名录?”张兴元淡淡地看着张安世。

张安世便道:“那些与你勾结之人的名录,交出来吧,或许死得痛快一点。”

张兴元却摇摇头:“你们拿不到的,我不可能告诉你们。”

张安世却又道:“除此之外,还有你们的财富……”

张安世说到这里,顿了顿,凝视着他道:“你能活动这么久,只怕并非是因为你的家世吧!你们张家……做了这么多代人的所谓世侯,甚至是在金朝的时候,就曾裂土一方,名为万户,实则却是国中之国,这数百年,盘剥了多少民脂民膏,蒙古人这么快败退,我想……你们也不可能将这么多的财富带走,只怕……你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定还藏着累世家业,这些……难道也不该说吗?”

张兴元皱起眉头,默不作声。

朱棣的眼眸却一下子亮了。

只见张安世接着道:“而且,我刚才故意说到了三十万两银子,收买鞑靼太傅的时候,我一直在观察你的表情,他对三十万两银子……没有丝毫的波澜,甚至表现出了讥讽,由此可见……这三十万两银子,在你眼里,根本不算什么,你所觉得讽刺的是……自己竟只因为区区三十万两,就折在了这里。这些……你不说清楚,难道就想那么容易地死吗?”

张兴元抿了抿唇,便道:“我是个聪明人,而你也是个聪明人……”

他顿了顿,昂首,直直地看着张安世,眼里透着一丝无畏,道:“你认为,我会愿意说吗?我早说过,我是将死之人,一个人即将死去,又如何可能让你们如愿呢?所以你吓不到我,就不要白费心机了,还不如赶紧上刑,让你们出出气,其他的……就不必痴心妄想了。”

朱棣显出了几分不安。

他心里知道,这张兴元能猖狂这么久,必是个意志坚决之人,寻常的办法,肯定对他无用。

朱棣站起来,借故走到一边。

张安世会意,便也起身上前,与朱棣嘀咕。

朱棣道:“此事事关重大,看来不用刑他不会招,可寻常的刑法,只怕也无法教他开口,是否召纪纲来,这个家伙……干这个还成。”

张安世轻轻地摇了摇头道:“陛下,此人重病在身,纪纲那三脚猫的功夫,只怕还没上,人就被折磨而死了,有的人,单凭刑法是不能摧毁其意志的。”

朱棣皱眉起来,显得忧心忡忡:“只是将他碎尸万段,实在难泄朕之愤恨啊,这家伙藏了这么多的银子,而且……还有那么多的同党……就这样死了,实在可惜。不如……诓骗他,给他求生的欲望?”

张安世依旧摇头:“陛下,放弃吧,我们骗不到他的,这个人聪明得过了头,他已分清了局势,绝对不会相信我们的,他又不是朱勇……”

朱棣的眉头皱的更深了,烦躁地道:“那该如何?”

“其实……臣还布置了一手……”张安世目光幽幽,下意识地露出了贼笑。

朱棣骤然打起了精神,忙道:“咋不早说,露了什么手?”

“需等一等……”张安世带着一丝神秘地道:“先将此人看押起来,其他地方,只怕不放心,鬼知道……这宫外头还安全不安全,他的党羽知道他落网,一定狗急跳墙,恨不得立即杀人灭口,所以臣建议,暂时将他关押在宫中,最好……让亦失哈,调一些心腹之人守着,要不……魏国公咋样?或者淇国公和成国公也行。”

朱棣却是语出惊人地道:“何须这样麻烦,朕亲自守,入他娘的……朕这几日,啥事都不干,就盯着他,可保万无一失。”

张安世忍不住露出了钦佩的样子:“陛下为了铲除乱党,殚精竭虑,亲力亲为,真的很令臣佩服啊。”

朱棣老脸一红,带着几分不自然,将目光看向了别处,接着口里道:“宫中的事,自然朕来管,你别继续啰嗦了,赶紧他娘的办事去吧!噢,宫外要小心为上,最好让模范营日夜随扈你的左右!朕看,这些人十分可靠,总之,决不可让贼子有可趁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