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此乃阎王殿(第2/3页)

朱棣眯着眼道:“原本读书是好事,可读书的人一多,久而久之,彼此就各有千秋。而先读了书的人,为了让所有人臣服于自己,便会利用自己名望还有人脉,对后进者打压,党同伐异,久而久之,这天下的读书人,要嘛就是他的同类,要嘛就是他的、门生故吏了。你也别以为,他辞了官,便觉得此人淡泊名利。他们的名利之心,可大的很。在他们看来,做官如探囊取物一般,他的亲族、同窗、门生做官者数不胜数,这官对于寻常的读书人而言,乃是进身之阶,可对这样的人而言,不过是一个累赘负担而已。”

“他们往往会接受征辟,在朝中待几年,而后辞官而去,要嘛编书,要嘛教书,既清闲自在,又得文名,可天下的事,却也有不少,操纵于他们之手,很多时候,他们要做什么事,只需修书一封,有时候效果比朕的圣旨还要有效。”

朱瞻基听得极认真,道:“孙臣明白了,此乃文之贼也。”

朱棣赞许地看了一眼朱瞻基,便兴致勃勃地道:“倘若是你,这样的文贼,你当如何处置?”

朱瞻基居然低头,认真地斟酌起来,最后突出四个字:“抄家灭族!”

朱瞻基说得斩钉截铁!

朱棣诧异地看着朱瞻基,连同这百官,也不禁胆颤。

无论有事没事之人,看着一个少年,说到杀人时,眼睛竟也不眨一下,若是不毛骨悚然是不可能的。

于是朱棣震惊之余,忍不住问:“为何如此?”

朱瞻基坦然道:“此文贼,若是将要诛他们的心,皇爷和孙臣都不是他们的对手。至于阿舅,阿舅平日里虽也抱着春秋去读,可若是和此文贼讲道理,却是不堪一击。既然道理讲不通,那么就只好用皇爷最擅长的手段,唯有如此,方可解决这个问题。何况他们所牵涉的,乃是谋逆,谋逆者族灭,这是祖宗之法,既有法度,便不可徇私。”

朱棣不由笑道:“可若是诛杀了这样的人,那么后世千千万万的读书人,都要痛骂朕了。”

朱瞻基神色认真地道:“阿舅说过,大破才能大立,历来成大事者,没有不被人骂的,一件事的好坏,应该人有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何须管顾他人非议呢?”

朱棣此时却是看向那人道:“朕孙儿的话,可有道理吗?”

此人脸色惨然,哽咽道:“草民祈陛下饶了草民一命,从此之后,愿……愿为陛下鹰犬。”

朱棣笑了:“现在想做鹰犬,未免太迟了一些。朕孙儿的话,便是朕的话,朕开了这个金口,岂有食言的道理?”

说罢,朱棣道:“此案,都由孙儿来裁处吧。”

而后,朱棣看向张安世道:“还有何人牵涉此事,锦衣卫从速拿办。”

张安世却是扫了一眼众大臣,随即道:“陛下,有不少人,就在百官之中。”

朱棣没有丝毫犹豫,立即从嘴里蹦出一个字来:“拿!”

“喏。”

一个名录,自张安世的袖里取出。

而后,张安世开始唱名。

张安世的声音很是平稳,却好像是催命符一般。

每点到一人,或有人口呼冤枉,或有人瘫下,也有故作坚强的,只冷冷一笑。

此情此景,对百官而言,好像度日如年一般,时间过得很慢。

一个个人被押起来。

有人大悲,高呼:“陛下,再不敢了。”

又有人道:“是他,是他指使的,臣当时……不过是受人唆使……”

听着这些嘈杂的声音,朱棣只觉得厌倦。

他冷着脸,一双虎目,始终没有去看这些熟悉的面孔。

三十多人,被一个个被点了出来。

校尉们一拥而上,将人按倒在地。

求饶之声不绝于耳。

朱棣最后吩咐道:“记得抄家!”

抛下这句话,朱棣便再不愿多留,干脆地摆驾而去。

张安世则按着腰间的刀柄,站在原地,吁了口气,而后大喝:“带下去。”

校尉们立即扭着人拖拽着便走。

余下的大臣,一个个神色颇为紧张。

杨荣倒还镇定,道:“各司其职吧。”

说着,当即先走一步,众人只好散去。

看着那些大臣一个个离开,朱瞻基这才朝张安世靠近了一些,咧嘴笑道:“阿舅,你瞧我办的如何?”

“还好。”张安世如释重负。

不过眼下,还有许多事要做,首先要做的,就是稳定太平府的局面,解决了隐患是一个问题,如何重拾信心,促进发展才是至关紧要的事。

朱瞻基道:“皇爷教我来处置,我打算将这些人统统灭族,阿舅以为如何?”

张安世深深地看了朱瞻基一眼,才道:“若是太祖高皇帝和陛下,会怎样做?”

朱瞻基立即道:“当然也是灭族。”

张安世道:“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明明可以说,应该以祖宗之法来法办,却偏偏要说,我认为该灭族。前者是遵守祖制,后者则表现出了你的无情,一个人,不该轻易将自己的无情展现出来,而是应该说最漂亮的话,下最狠的手。”

朱瞻基听罢,眼眸微微一张,露出恍然大悟之色,道:“我明白啦,就好像阿舅平日里一样,口里总说不要、不要,实际上……却早已将东西揣自己的怀里了。”

张安世的脸顿时冷了下来,大怒道:“胡说八道,你几时看见的!好啦,乱党的事,交给我。可眼下,最紧要的还是稳定人心。你既是太平府的三等吏,这个时候,应该去去各府县,讲述朝廷关于新政的旨意,这是头等大事。”

朱瞻基道:“可是我觉得杀人更痛快。”

张安世叹息道:“杀人会给人留下创伤的,而救人不一样,救人能引发人的愉悦和满足。所以这等糟糕的事让阿舅来处置,你好生去和军民百姓讲清楚好了。”

朱瞻基露出一丝不解,皱了皱眉道:“可是我们杀的不是恶人吗?”

“谁说他们是恶人?”张安世诧异道:“好恶是相对的,就如在你眼里,你的皇爷爷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好人,可若是在建文的臣子们眼里呢?同样的道理,我是你的阿舅,你是不是也认为阿舅是好人……可在有些人的眼里,阿舅照样是十恶不赦。”

朱瞻基:“……”

“好啦,就此别过,赶紧去好好办事,阿舅手头还有许多事要处置。”

张安世摆摆手,吁了口气。

接下来,可有的忙了。

当然这还不是最紧要的,被诛杀的这些人,任何一个,放在当今天下,都有巨大的影响力。

而这些人被诛杀,必然会引发某些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