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天大的事(第2/3页)

就如先秦和汉唐时的儒家子弟一样,去周游列国,去为弘扬儒学,深入不毛之地。去西域,去漠北,甚至如韩愈一般,去坚决与其他的东西做斗争。

唯有如此,他们才有获得新生的可能。

且于国于天下,也有莫大的好处。

张安世念及于此,不禁心头唏嘘。

为了让读书人们支棱起来,他真是操碎了心,若是孔圣人在世,一定乐不可支,非要让张安世传承儒学的衣钵,好说歹说,一个亚圣总该给。

于是张安世又道:“哦,对啦,各藩国那边,也知会一声,不要提及的太明显,把意思说到就成,告诉他们,谁要是肯为弘扬儒学出大力,我张安世便给各国配更多的员额。”

“喏。”

……

鸿胪寺里。

各国的藩王因为不放心自己的藩地,早已回自己的藩镇去了。

当然,有不少藩国的随扈,却留了下来,主要负责与太平府对接各种商贸的事务。

解缙就还留在此,打算来年再回。

不过今日,这鸿胪寺里济济一堂,却有一个别开生面的会议。

十几个藩国的使者,各自落座。

而来此拜访的,则是陈礼。

陈礼坐在高位上,看人齐了,便拿出了一份章程,教人传阅。

当然,这份章程阅后即焚,所以当大家看过之后,传回给了陈礼,陈礼当即便将这章程付之一炬。

陈礼这才扫视了众人一眼,接着道:“诸公以为如何呢?”

“这是好事,吕宋这边,现在最缺人力,不,最缺的乃是读书人,土人不服王化,语言不通……”

“吕宋那边,汉民不少,爪哇这边,才称得上是……”解缙立即明白了什么,他当即开始道:“依我看,爪哇这边,至少需要一千五百人。”

“一千五百……”有人十分不满地大呼道:“爪哇那弹丸之地,何须这样多?我安南……”

“你安南写的都是汉字,说的都是汉语,学的尽是四书五经,何须弘文?”

众人立即开始七嘴八舌,议论开了。

解缙想了想,自己和这些人争,实在有失体面,当下,他却看向陈礼:“陈同知,锦衣卫那边,是什么意思?”

陈礼道:“殿下的意思是,还是拍卖为好,价高者得,不不不,也不算是拍卖,主要还是看各藩国的表现,譬如愿意资助多少银子,来筹建弘文馆,这弘文馆嘛,大家也知道,除了弘扬儒学,还有一部分职责,是需为锦衣卫办一些事的,锦衣卫毕竟要将暗桩,安插进了四夷之内,可毕竟与土人们语言不通,这项工作,一向难以展开。可若是雇佣汉人,汉人又无法深入土人的内部。”

“现在……借这弘文馆,便成了一个契机。如此一来,锦衣卫既可暗中扶持弘文馆,支持这些读书人深入不毛之地,作为回馈,也可借此,将一些仰慕圣人之道的土人,暗中招募,这既为各藩国提供了便利……”

陈礼顿了顿,笑着继续道:“毕竟,尔等出兵,总需要有军情。另一方面,有时借用土人,也比动用刀兵更易令土邦土崩瓦解,芜湖郡王殿下,很重视这件事。因而,打算于四海之境,筹建七十二处弘文馆,节制和派遣读书人之用。”

“大家都知道,讯息就是银子,这些人深入土人之中,所得到的,可不只军事上的情报,这经商的情报,只怕也不少,于锦衣卫和诸藩国,都有好处。”

众人面面相觑,眼中眸光闪动,敢情这是来要钱的?

不过细细思量,至少现在来看,各藩国都是有好处的。

对他们而言,朝廷已经不可能再是敌人,没有朝廷和锦衣卫的支持,他们想在四海立足,实在不易。

而无论是朝廷是锦衣卫还是藩国,他们的敌人只有一个,那便是遍布于天下的土邦。人力,则是最重要的资源,无论是匠人,劳力,读书人,哪怕是腐儒,对他们而言,都是有一个算一个,多多益善。

解缙当下道:“这个好办,爪哇这边……无论弘文馆所需多少,爪哇也予以支持。只是……锦衣卫能凑出这么多读书人的数目吗?”

陈礼毫不犹豫地道:“殿下说可以,那必定可以。这样吧,这事也急不来,大家先修书奏报,咱们再行商量。”

众人颔首,似乎都觉得如此才妥当一些。

此后,张安世又呈送几份密奏入宫。

朱棣得了奏疏,倒是来了几分兴趣。

这已不再是读书人出海,将这些讨厌鬼们赶走的事了。

而是利用读书人,在四海之境,弘扬礼义廉耻的问题。

当然,还不只如此,这一个个弘文馆,在张安世的构想之中,便形同于一个个锦衣卫在各地布置的百户所,通过这弘文馆,吸纳大量与之合作的土人进入,这对瓦解各处土邦也有莫大的好处。

其实还有一件事,奏疏里没有明言,弘文馆的壮大,某种程度,也大大的加强朝廷对各藩国的控制。

藩国一有风吹草动,立即便可被朝廷获知。

朱棣拿着奏疏,细细思量,沉吟了很久,而后才郑重其事地将奏疏交给亦失哈。

对他叮嘱道:“此奏封存,除此之外……教人给张卿传口谕。记住,不必明文制诏,只需口谕即可,告诉他,此事……他全权处置,若是惹出是非,朕来善后。”

亦失哈眼中飞快掠过了一丝讶异,倒没有表露什么,随即就道:“遵旨。”

到了永乐十八年年中。

此时,天气开始炎热起来。

久违的殿试,却已开始。

一场殿试下来,朝廷张榜,位于榜首的状元马愉,立即引起了所有人的瞩目。

这是大明历史上,第一个出自北方的状元公,甚至可以说……是自南宋以来。

毕竟……南宋的时候……压根就没有北方读书人进行科举。

朱棣对于马愉这个人选,也甚为满意。

这马愉的才思和文章,无一不是顶尖,当即,朝廷下旨,敕马愉为翰林院修撰。

修撰为从六品,已算是直接赢在了起跑线上了。

至于其他榜眼、探花,则一般是授予七品的编修,而二甲进士名列前茅者,则为翰林院庶吉士。

当然,更差的进士,则连进翰林院的资格都没有,往往送六部观政,学习一两年之后,调任地方去。

这翰林修撰,基本上不出意外,用不了几年,就可称为翰林侍讲、侍读,再用不了几年,可能就有机会成为学生或者至各部做侍郎了。

由此可见,此时马愉的前途,几乎将重复大明所有阁臣的道路,最终……可能位列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