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兵行诡道(第2/3页)

因此,足足一日,张安世都只是孤零零的自己去文渊阁的书斋里喝茶,不过张安世自己,却并不是没有想事,因为他自己倒是瞎琢磨了一件事来,当即,在下值之后,张安世便匆匆打道回府,却又命随扈张三道:“去将邮政司的那个……那个胡穆叫来。”

直呼其名,是很没礼貌的。

不过如果是张安世,那么就和礼貌没有关系了。

胡穆偶尔会去王府向张安世奏报一些事宜,所以如今和张安世也已熟络了。

很多时候,在工作推进方面遇到了难题,张安世总能偶尔发出惊人之语,却能让胡穆眼前豁然一亮,颇有山穷水路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因而,胡穆现在对张安世也是钦佩得五体投地了。

最重要的是,他如今已全身心的投入进了这邮政司的事务之中,人员、财务、奖惩、业务,这诸多的事统统都是从无到有,一点一滴地积累出经验。

好在事情的推进,还算是顺利,这邮政司上下,在大抵的待遇以及奖惩制度拟好之后,大家也都肯一心用命,所以虽偶尔会出一些疏漏,总体而言,已是让人满意了。

听闻张安世传唤,胡穆哪里敢怠慢,忙是放下手头的活计,匆匆至王府。

虽然熟络了,可胡穆见到张安世还是恭谨地行礼道:“殿下。”

张安世看他一眼:“你是知晓本王素来不爱虚礼客套的,不必多礼了,来,坐下说话。”

张安世随即笑了笑道:“给他斟茶。”

一旁的张三连忙给胡穆斟茶。

张安世的态度表现得轻松,可胡穆却一丁点也不轻松。

张安世含笑道:“邮政司这边……业务开始了吗?”

“已经开始了。”胡穆顿了顿,又道:“现在天下三千多处驿站,几乎已整肃完毕,人员也已齐备,再有铁路司那边,也已接洽,除此之外,还有各处的水道,各处的关卡,也已梳理出来,照着殿下的吩咐,乡亭一级,也都设置了邮筒,还有花票,也已开始印制……再有就是每一处驿站,下头又设若干的报亭,也已开始妥善。”

想了想,他接着道:“至于各州府……所需的邮政汇所,却还需一些些时日,不过下官以为,这倒暂时不必着急,所谓人无信不立,这汇票毕竟涉及到了钱财,想要让人相信汇票的信用,不是三两日可以解决的,需先从书信开始,等人们相信邮政司的信用,才有人愿意寄送包裹,而等到包裹也能做到万无一失的时候,这汇票的业务,方才可以展开,所以下官现在的着重的,乃是信件的业务,这是取信于民的根基。”

张安世道:“事有轻重缓急,你这思路没有错,这天下的军民百姓,尤其是处于偏乡的,他们本就谨慎保守,处处都小心,想要取信他们,何其难也,先从信件做起,哪怕前期暂不以赢取大利为目的,可只要有了信用,那么……就无往而不利了。”

胡穆笑了笑道:“还有报亭,报亭深入到乡里,既可售卖邸报,又可负责驿站的联络,也可使人便捷投递信笺,不过……下官倒是认为,这报亭中所售的邸报,是否过于单一,若是有其他的书册,或更为有利一些。”

张安世垂眸沉思了一下,才道:“这倒是实情,邸报读书人倒是会看,可对于寻常只勉强识一些字的百姓而言,只怕每日看这邸报,却难以提起兴趣,现在外头,不都流行各种戏曲吗?有了戏曲,就有人写话本,这些人……或许可用,不妨借他们之手,可约稿写一些话本亦或者演义,拿粗纸印刷之后,拿出售卖作为补充如何?”

胡穆一愣,而后眼眸亮了亮,而他脑子里,立即想到了某个人来,随即道:“这……售卖得出去吗?”

张安世笑了:“倘若是售卖正儿八经的故事,可能还真难说,不过售卖的是前些时日,我听文渊阁里诸公所谈及的故事,想来却是不愁卖的。”

胡穆便道:“不知是什么故事?”

张安世道:“本王也记不甚清,大抵就是某少爷与侍女苟且,又与继母有了私情,继母又和马夫,马夫又与侍女的女儿之类,你是晓得的,本王对此不感兴趣。”

胡穆:“……”

张安世看着胡穆有些奇怪的神色,道:“怎么不说话了?”

胡穆道:“不妨下官先寻人约个稿试试看,先试印一些,而后送各处报亭……教他们先贩卖看看。”

张安世道:“且记着,不必印刷成书,而是用连载的方法,也用这邸报的格式,先印刷几个章回,这样一来,只是区区几个章回,很是廉价,像邸报一样,售卖个三五文钱,就足够了。不像书籍那样昂贵。另一方面,有了连载,自然有人看了前头,就心心念念的想看后头,以后的销量,也就有了保障。”

顿了顿,张安世又道:“除此之外,这连载的长篇之外,还可再请人去润色一些小故事,夹杂其中……这纸质嘛,可以粗劣一些,不过……却一定要结实。”

胡穆又是一愣,前头的话,他好理解,可后头的话,他就有些费解了,于是道:“这又是何故?”

难不成还有什么特别用途?

张安世笑道:“人家看完了,总要让这报纸还有价值,譬如……如厕用。”

胡穆:“……”

好吧,这个答案,他无话可说。

这个时代,用纸张去如厕,也算是奢侈的事了。

不过,当你花钱买了一份报纸,津津有味的看完了里头的故事之后,拿它废物利用,可能对许多人而言,却也不亏,毕竟……纸是要花钱的。

胡穆是个实在人,并没有在这多探讨,想了想便道:“定价多少为好?”

“越廉价越好。”张安世笑道:“薄利多销,只要确保不亏本即可。”

胡穆略有惊讶地道:“不在这上头挣银子?”

张安世笑了笑道:“倘若真可以销售出去,且卖的好,还愁赚不到大钱?”

胡穆:“……”

胡穆本还想继续求教,却又怕张安世嫌自己啰嗦,只是他有些无法理解,这后头挣大钱到底是怎么个意思。

就在他犹豫的时候,张安世却是板起脸来道:“有一件事,倒要交代你。”

胡穆立即打消了方才的念头,看着张安世严肃起来的脸,他也下意识正襟危坐起来,道:“还请殿下见教。”

张安世道:“下头的驿站、报亭,还有那些跑腿的驿卒、报亭的人员,给本王留一个心眼,他们业务范围之内,本县、本乡,还有游走的各村之内,这人丁的数目,给本王统计一下,记着,务求要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