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团团

安庆王府。

容屏有些头疼, 他看向容昭,声音有气无力:“你这门生意闹得动静太大,听闻消息都传到了皇上与后宫中……若是出了什么意外、或是效果不好, 岂不是要被所有人嘲笑?”

前有福禄庄、福禄轩,后有团团计划,容昭的动静越来越大,容屏时常在府中胆战心惊, 生怕出点什么意外。

他本就是谨慎保守的人, 偏偏容昭胆大妄为,每日听到外面的消息, 什么容世子与京中世家子相谈甚欢,什么与四大亲王用膳,什么容世子亲自前往青州福禄轩……

这一个个消息,再想想容昭是女扮男装, 容屏真是愁的头发掉。

他感觉自己的丸药又要多配一些了。

容昭闻言, 神情不变:“嘲笑便嘲笑。”

容屏呼吸一滞。

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说不会被嘲笑?还是可能会被嘲笑但她不在意?

他想问容昭有没有信心, 期望从容昭这里听到肯定的回答, 压一压胆战心惊的担忧,可偏偏,这是什么回答?!

容屏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捂着胸口:“药,我的药!”

下人赶忙给他送药,安庆王一阵折腾终于吃下去,而后他看向容昭,瞪眼:“你真是要把我气死。”

想到这里, 他便想到刚刚自己“发病”容昭都不怎么在意的样子……

这不孝女莫不是真不孝了?!

容昭面无表情:“爹,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吃的药已经换成补药了,补药也要少吃。”

容屏:“……”

——谁走漏的消息?!

容昭微微笑:“上次太医们说过,你的身体恢复得非常好,生点气不打紧。”

容屏:“……”

——又是哪个庸医胡说八道!

容昭如今不仅将府外的事情把控得牢牢的,府中她没有多费心思,还依旧能牢牢把控,全府上下,如今世子的话似乎比王爷都更加重要。

也对,她虽然没有管王府内事,却时不时更改些规则,又从下人中选了些去后山道观,月银翻数倍,时不时发赏钱。

便是在府中做事,只要做得好,世子每月都有赏钱。

——有这样的主子,谁能不努力干活?

再加上王妃听世子的,侧妃是王妃管着,王爷管不住世子,老王妃不管事只念佛……世子地位已经摆那儿了,谁敢敷衍?

而在安庆王府做事,只要守着定下的规则,世子极好说话,待遇也好,连吃的都好了些,更别说月银。

多种因素,导致世子在王府的权威不可动摇,如今连王爷想瞒着世子搞些小动作,也是办不到。

容屏又是咬牙容昭权威,又是欣慰容昭手腕强,心情一时极为复杂。

这时,容昭站起来,“爹你在府上自己玩,我出去了。”

玩?

他又不是三岁孩童,这不孝女是什么语气?!

容屏因为生气愣了一下,容昭已经走远,他忙喊道:“喂——团团计划那边已经准备好,你还出去干嘛?”

容昭头也不回:“福禄轩有事。”

安庆王容屏:“……”

这儿子真是比他这个当爹的还忙。

京中许多人想见安庆王府世子见不到,他这个当爹的,也都快见不着了!!

-

这次一起合作的人都是些世家子,因此,京中各家族十分热闹,甚至是前所未有的热闹。

有人觉得他们神神秘秘,或许搞不出来什么大动静。

有人准备钱,到时候要大力支持家中晚辈。

支持之声与反对之声都有不少,要知道,京中世家子并非只有自己一个,什么嫡庶兄弟,什么堂哥堂弟,十个手指都数不完。

容昭网了部分世家子参与,还有更多的人并未参加。

因此——

期盼着他们翻车、准备给他们添乱的人也有不少。

然而,等容世子与裴承诀、裴关山、京中其他世家子的新项目“团团”面世时,众人皆是一怔。

这这这……与他们想象中好像不太一样?

那是寻常的一天。

团团计划早就有不小动静,然而百姓们都认为那与自己没什么关系,所以也并不太放在心上,热闹过后,也就散了。

可是,这一天大街小巷突然出现一群穿着一模一样衣服的人。

他们拿着熟悉的“传单”,走街串巷。

“郑柱子?!”某条小巷中,有熟悉他们的人惊呼出声。

那人正是货郎郑柱子。

他身上的衣服是灰布镶蓝边,背后绣着蓝色“团团”二字,头上带着薄薄灰布帽,布帽正前面也绣着“团团”二字。

大概是衣服做工好的缘故,就算绣着字,也显得十分好看,新衣新气象,衬得郑柱子整个人气质都不同了。

“你这是什么衣服?”

“团团?莫不是你给容世子他们做工去了?”

“我就说好久没见到你,还当是发了财不做货郎。”

“哎呀,好多货郎都看不到了!”

……

街坊邻居说起来就很热闹,甚至忽视了郑柱子。

然而郑柱子没有丝毫不耐烦,依旧笑得十分灿烂,一团和气。

等大家笑过,郑柱子才道:“对,我如今在团团做外送员,以后这条街都归我负责,我每日都会穿梭于此,诸位需要什么,都可提前找我预定。”

众人面面相觑。

预定?团团又是作甚?

像是知道他们的疑惑,郑柱子分发宣传单,挨个介绍,声音带笑——

“上面是我们团团的业务范畴,我们团团不仅可以下单福禄轩甜品,免费送货上门,还能下单京中任何东西,跑腿费极低,收费标准与重量、大小有关,具体细节,都在传单最末。”

“同时,我们团团还接一些团购,喏,就比如这个,开业豪礼,有一批质量很好的麻布,团购价只要四文一尺,比市价少三成,还有粟米等物,价格都比平日里低了一到两成。”

“另外,若是你们有想买的其他货物可告诉外送员,等我们汇总信息后,数量足够便一起团购,大抵也能比市面价格低上一到两成。”

“团团业务种类很多,目前正在推广期,后续还会补充,有什么最新消息我都会尽快通知诸位。”

郑柱子带笑将这番话说完,他本就是货郎,虽说不是多会经商,但基本买卖交流没有问题,又“培训”了这么些时日,说起来话越发条理清晰。

话音落地,众人一怔。

随即,“嗡——”的一声,他们围住郑柱子,七嘴八舌。

“麻布四文?!在哪里?”

“品质会不会不好,是不是有瑕疵?”

“甚是团购,找你买真的能比市价便宜?”

……

百姓们不太关心什么帮着采买,更关心是不是能得到实惠。

“品质很好,只是一位布铺老板积压了货物,着急脱手卖出去,原本被其他布商盯上,想要压价买回去,再高价卖出,我们团团便买了来,低价出售。若是想要,登记了我们明日配送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