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民间战争(第2/2页)

可这个地界,人家自动自觉的就眼珠子通红的冲锋陷阵了,彪悍异常,同仇敌忾,轻伤不下火线,这军心太齐了,完全不用鼓舞,他的笑容慢慢的凝固了——

共同进退的决心、视死如归的势气,为什么不能为他所用呢?这要是成了他的兵,入了军籍,当地也没人打架了,一举两得,多好!

他眼中绿光一闪,犹如饿狼见肉,站起身来,直接大步就到了县令面前,沉声问道:“这些人开矿,不过是为了一碗饭吃,如果给他们一个饭碗,还打什么架呢?”

县令一脑袋愁云缭绕,还以为凌安之是来兴师问罪的,忧心忡忡地说道:“凌将军,实不相瞒,本地多山,土地就没劲,而且经常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不断,哪有那么多饭碗啊?”

凌安之用下巴指了指许康轶:“就算是开了金矿,那也是皇家的,发现了就要收归国库,和这些百姓有什么关系?”

许康轶水晶镜后边眼光一迟疑,心想,和我们皇家扯上了什么关系?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这里有矿。

知县一迟疑,他摸了摸小胡须,疑惑道:“真的要收归国库?”

凌安之再接再厉,解释道:“郡王殿下在此,不信的话,可以让郡王殿下亲自释明一下。”

自作主张。

许康轶看着面前这个不知道打什么馊主意的大尾巴狼,等着看看他又出什么洋相,没说话微一颔首,算是默认了。

知县想到打群架这大半年来死伤的百姓,心里有一丝悲悯,真是一生辛苦为谁忙,叹了口气:“唉,那赋乐县和且昌县的百姓以后还是得过吃不上饭的日子。”

凌安之装作沉吟状,想了一会道:“不过在下倒是有一个办法,倒是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稳定的饭碗,就是不知道知县大人愿意不愿意帮忙?”

知县和衙役们全站起来了,连许康轶、花折都想知道他怎么给这么多人一碗饭吃,知县急切地道:“愿闻其详,将军请快讲。”

凌安之感觉火候熟了,是时候抛出答案,他举起吟雪剑往西方指了指,说的大气凛然:“既然两县百姓打架还不一定能有饭碗,为何不去安西参军,入了军籍就有军饷军粮,不光一人能吃饱,全家能用军饷活命。”

县衙中人眼睛都是一亮,是啊,在哪里打仗都一样,为何不找一个正规打架,还有军饷的地方呢?

许康轶无语的摇了摇头,这个凌安之,真是见便宜就想占,一会又不知道怎么借他的势。

果然,凌安之趁着无人注意冲许康轶眨了眨眼,露出一丝讨好的意味来,下一句和知县说的话就和他有关:“翼西郡王殿下在此,那是一言九鼎,金口玉言,给在场这些百姓做个见证,难道还怕我们安西军拖欠军饷不成?”

凌霄不敢看许康轶的脸色,默默的当安西军才补齐了他和凌安之军饷的这个事根本没发生过。

知县高兴的直搓手,这些打架的人走了,那县里不也安静了?第一他不用每天在这里守着了,第二也好歹能混点政绩,当即举双手赞成:“如果真能如此,那真是本地百姓之福,将军看我们应当如何配合?”

******

说干就干,正好有许康轶这个吉祥物镇场,凌安之当场就有了尚方宝剑,不用白不用,他先是拿着许康轶的令牌去远近驻地借兵五千。专业的对业余的,再加上他和凌霄指挥打仗跟玩儿似的,三下五除二就制止了械斗。

然后把几万人每批几千聚集在一起,他和凌霄分别站在临时搭建的木头台子上去,拿着牛吼动员喊话:“当兵多好啊,当兵打仗吃军粮养活自己,发了军饷养活家人,不比你们在这光打仗不拿钱强吗?郡王殿下在此,还怕朝廷食言吗?”

“本地是有金矿,可是官府说了,这金矿是皇家的,挖出来也不属于你们。再说这快一年了,不也是什么都没挖出来吗?安西军现在正军扩编,就缺你们这样有血性的勇士,到时候咱们同吃同住,保一家一国,打了胜仗能当军官,每两年还能轮休回家,不好吗?”

凌安之真话假话掺着说,太能忽悠了,一番实在话说得宁夏这些实在人心潮澎湃,一下子都被打动了。

——只有面无表情的许康轶在想自己这个冤大头算是误上了贼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