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大户人家(第2/2页)

景阳帝目光一扫:“来自于什么?不要吞吞吐吐。”

毓王道:“儿臣不敢讲。”

景阳帝不知道毓王还有什么昏招:“准你所奏,说。”

毓王抬起头了,满面为了国家社稷安危的大义凛然,仿佛鼓起莫大的勇气开始摇唇鼓舌:“来自军火和军备走私,自北疆入中原矿藏、蜡油、黑硫药等,之后再制作军备运出去。”

景阳帝蓦然抬头,眼睛里寒光闪闪,他思忖片刻,说道:“你去年查过,此事了无证据,以后不要再提,另外,向各地商人借款以商人愿意外借的为限,不许再杀鸡取卵,听清楚了吗?”

长子泽亲王走私,肯定有人在中原帮忙当做内应,朝中的也只能是小儿子许康轶了,此事查起来,一下子两个皇子会被套入其中,谋反的大罪,谁都救不了,毓王一手拖刀,想借他的手按住泽王和翼王?真是心大的很。

毓王看到父皇的态度,知道父皇心意已决,走私军火谋反都不查了,看来确实想用泽王和翼王牵扯他,他心下百转千回,心道刘心隐还在甘州,不过是证据留的少了点,只要能查到蛛丝马迹,就不信走私的事情落不实。

******

许康轶对此事早有预料,走私的事情早把尾巴扫干净了,最近确实是穷了些,但是坚持个一年半载还是没有难度的,他为了避嫌,在景阳帝寿辰之后直接溜溜达达的出了京城,带着花折来到了太原。

余情家族从滔天大难中解放了出来,意思了一下借给东北军二十五万两银子——反正借多借少毓王均不会满意,索性少借些。

凌安之动如脱兔,没多久在西北就划了两个来回。他已经自太原回了一趟安西,将安西军务暂时交给了宇文庭处置——宇文庭多次在主帅不在的情况下镇守安西,已经轻车熟路,按照原计划的步骤继续建设烽火台,也算是军功一件。

凌安之和凌霄则又领了三千骑兵返回了太原,打算用至少两个月的时间留守太原,整治一下中原军的军务和老兵油子,安插一些人手。

******

在许康轶眼中,花折是典型的无事忙,整日里也不知道在浪荡些什么,干什么都是轻描淡写。花折上午来到太原之后,给自己安排了不少事,仅准备在余府停留了今天一个晚上,明天就要去甘州。

他趁着饭后,提前向许康轶和余情告别道:“在甘州新建了几个镖局,打算去看看。”

看许康轶正用不相信的眼光看着他,他知道自己连续扯谎,把信誉搞没了,没办法增加了两个证人:“殿下,明天大帅和凌霄将军也会和我顺路一起去甘州,他们在甘州道有一些军务,正好一起处理了。”

余情低头喝茶,心里把花折埋怨的要死,恨不得伸手掐死他,自己去甘州试验药物也就算了,带着凌安之去什么?本来凌安之在太原整日忙碌,陪她的时间也不多。

想了想,余情转着黑眼珠问道:“花折,我日前听代雪渊说,你让覃信琼在甘州建立了好几个镖局,养了一堆镖师,是做什么的?”

代雪渊在花折被田长峰劫走的当天晚上得到凌霄传来的消息,少爷已经被凌霄带走。花折后来告诉他伤好之后会直接来到太原或者路过太原,他想着反正有凌霄陪着少爷,料也无妨,就自作聪明的跑到太原开始等花折,结果多等了半个多月。

花折镖局的事已经琢磨了很久,只不过以前业务支撑不足,再有本钱,做着赔钱的话就不能持久。

而从去年开始,凌安之变成了在青海有矿的人,指挥安西军在青海开矿,多有产出,这样每年运输这些铁矿、盐粒和特产的所用车队虽然不多,不过也足以支撑花折的生意。

他先是和凌霄在北疆商议,觉得此事可行,则把镖局的总局主要放在了甘州兰州,这样即可以接青海的业务,也可以接中原地区的生意,好似生意还不错。

听余情这么一问,花折有些不好意思,毕竟矿是余情的,被他和凌安之给上下游的瓜分了。

——他哪里知道凌安之和余情狗打连环的事,以为这两个人已经彻底黄了,将他和凌安之两个自动划入了厚脸皮吃大户的行列:“是帮助安西军从青海运送物资的。”

余情无商不奸,除了和凌安之、两个皇兄不分你我,对其他人从来不做赔本的生意,手支着下巴笑盈盈的问他:“你们瓜分的倒好,利益怎么分成?”

花折知道余情无孔不入,看她这副小狐狸的样子就大概猜到在打他利润的主意,修长的手指向余情方向弯折了一下:“我的镖局才刚刚开始,规模比较小,只要养得起镖师赚点运费就可以。”

余情眼珠一转,笑道:“那你先计算一下成本,之后只加一成利润,帮我把甘州的草药运往青海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