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8章 经济衰退下的好机会

“第二种思路是治理通货膨胀优先,即先推行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降低通货膨胀水平,但同时要牺牲更多的就业,然后推行扩张的货币政策,配合减税、私有化、产业升级等供给政策,联合推动总供给扩张,最终达到推动产出增加和就业增加的目的,这是戴卓尔内阁1980-1984年选择的策略。

这种政策的好处是将治理通货膨胀作为首要政策目标,有助于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实际利率转正,进而稳定住人们流动性偏好降低的趋势,甚至由于失业率的高企,人们会增大流动性偏好,此时推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并不会直接形成通货膨胀的局面。

但是过剩的流动性虽然能够暂时被人民的流动性偏好所吸收,扩张的货币政策制造的流动性毕竟是过剩的,这种过剩的流动性会寻求能够吸收它的领域来存放,而资产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去处。

因此,为了强力推行旨在提高效率的私有化改革,戴卓尔内阁启动了金融自由化改革,促使资产市场吸收了这部分流动性,直接表现就是股市价格上涨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从数据看,以M2/GDP为衡量的流动性指标在1980年—今年有显著的增长,EM指标更是连年为正值,但是1982年之后并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而是出现了资产价格的显著上涨,这一时期实际利率均显著为正值,意味着流动性偏好已经稳定,且能够将货币供给所释放出来的流动性全部吸收,而不至于转变为通货膨胀。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来治理滞胀,都会造成流动性过剩的状态,两者不同的是,就业优先策略将促使流动性过剩转向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优先策略将导致流动性过剩流向资产市场,在金融效率提高的情况下,后一种策略将大大提高投资水平,从而为经济的转型与升级提供良好的货币资金支持。

事实上,流动性过剩本身就是经济遇到拐点的一个反映,如何利用过剩的流动性进行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才是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根本所在,否则,不改变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和金融制度,只是企图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来维系充分就业,摆脱滞胀局面的可能性非常之小。

在1970-1980年的滞胀期间,实际经济增长率为20.2%,CPI上涨260.3%,货币加准货币上涨316.7%,从EM指标看,处于严重的流动性过剩状态,而1980-今年实际经济增长29.8%,物价上涨了88.6%,货币加准货币上涨了599.4%,从EM指标看,同样处于流动性过剩状态。

进一步,从货币加准货币/GDP的变化看,1970-1980年该比值从34.8%下降到了32.4%,而到1980年则上升为93.7%,这说明1980-今年的流动性要比1970-1980年宽松得多。

但1970-1980年出现滞胀,而1980-今年经济增长比较健康,这就说明,流动性过剩并不是导致滞胀的必然原因,也可能是经济在改革转型升级时的一个很好的货币条件。

由于出现了严重的滞胀情况,在1979-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在治理滞胀,对于流动性过剩,当局并没有将其作为政策目标,相反,却是按照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利用流动性过剩的局面推行了治理滞胀的政策,其中经济领域最主要有五项:紧缩的财政政策、大型企业私有化改革、金融自由化改革、弱势英镑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

1、实施旨在提高产业效率的结构性紧缩财政政策……”

“行了,不是让你做经济报告,EM、GDP、M2、M4这些对我们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你也给经济学家留点活路,要是闲得慌就写篇论文《从南若瑾吃奶量变化探讨英国经济》,简单说一句,你是否看好英国未来二十年的经济发展?”

“当然,我非常看好。”凯瑟琳肯定的回答道。

“如果有20亿英镑,你将会如何进行投资?”南易说着又补充道:“假设,20亿英镑当中有5亿是属于我们女儿的。”

“这个问题很大,我必须好好考虑,晚一点再告诉你答案。”

“你慢慢考虑,现在睡觉。”

闭上眼就是天黑,睁开眼就是天亮。

次日,南易献媚且狼狈的给小公主喂完早餐,换了一套衣服,坐在花园里优雅的吃早餐、看报纸,不到八点,黄英子就来了博林城堡。

“英子,吃过早餐了吗?”

“吃过了,油条、包子还有一碗甜豆浆,老板刚从内地过来,他的早餐还没有做过本土化的改良。”

南易看了看自己盘子里的煎蛋、火腿、培根,还有放在边上的一杯咖啡和一杯橙汁,总感觉自己的殷勤纯属多余。

“早上还是吃咸豆浆比较好。”南易嘴硬的说了一句。

“需要等你吃完再聊吗?”

“不用了,今天没什么胃口。”南易说着,把站在不远处的安娜·罗宾森女佣给叫到身前,“撤走,让马修给MISS黄倒杯咖啡过来。”

“好的,先生。”

“怎么看未来五年的伦敦商业地产市场?”安娜一走开,南易就问黄英子。

“不容乐观,金丝雀码头集团还要继续亏损。”

“真不是什么好消息,已经用了五六亿英镑,还背着这么多贷款,未来十年呢?”南易蹙眉道。

“进入新世纪之前,金丝雀码头很难看到收回投资的那一天,除非套现一部分。”

“那是不可能的,谁都知道金丝雀是个好项目,已经投入了将近六年的时间,现在套现根本不划算。熬,接着熬,一直熬到大盈利的那一天。”

南易发现当初投资金丝雀码头项目有点冲动了,虽然只需要投资五六亿英镑,将来就有很大机会收回过百亿,二十倍以上的回报听着不错,可中间要煎熬十几年,算上复利率和通胀,其实这生意并没有表面预期数字看起来这么美好。

若不是南氏在背后输血,这个项目很大概率会中道崩殂,资产十亿英镑的富豪来运营这个项目,不是破产就是中途股份被稀释的干干净净,大项目真不是这么好做的。

“那就没办法了,只能等待伦敦的行情转好。”

“一大早,不说丧气的,给我来一点可以让人开心的话题。”

“开心的就是日不落资本的运营一切良好,我们对外的风险投资绝大部分都获得了丰厚的纸面回报,英国值得投资的企业,我们一家都没有错过,只要能投的都投了。”

“这个消息很振奋人心,小姑娘干得不错。”南易开心的说道:“假如有20亿英镑要在英国投资,你会如何进行分配?”

“煤、天然气、水力、机械、旅游业,具体分配比重还要深入的进行调查研究,南哥,你只是随口一问,还是有计划加重英国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