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对垒(第2/3页)

这种情形,理论上来说,对以步卒为主的天雄军更为有利,但这需要天雄军面对士气极盛的反抗蕃民猛攻猛打时,心里没有畏惧。

这一点其实很难。

对峙战场没有大面积崩溃,主要还是天雄军足有四万人马被憋在西城,有足够的人手可以轮换着进入对峙阵地。

天雄军即便在狭窄的对峙作战中伤亡要比对方惨重得多,还屡屡被打溃,但波及面不广,还局限在独立的街巷之间,混乱很快就能制止,目前还能有效遏制住反抗蕃民的进逼。

这也是徐怀在大军崩溃之前,最后能抓住的时间。

而他组织夜战,除了以立声势,也是要抓住每一分每一秒,使六百桐柏山卒在他们的指挥之下,适应战场节奏。

虽说桐柏山卒都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操训,又多年轻力壮,根深蒂固的乡土观令他们愿意受监军使院节制,但这么多人的旧编制被打乱,重新进行组织,军吏与兵卒之间真正熟悉起来,到能并肩结阵作战,这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很显然,在如此人心惶惶的当下,一两天时间显然不够。

唯一庆幸的,就是这六百桐柏山卒之中,除了有七八十人乃是潘成虎、郭君判的旧部外,另有八十多人乃是唐盘、唐青所熟悉的唐氏子弟。

桐柏山匪乱,大姓宗族里,仲氏、唐氏两家坞堡都相继被贼军攻陷。

仲氏磨盘岭失陷,是在匪乱之初。

当时贼军为能震慑人心,兼之仲长卿其人对其宗族怀有残忍而扭曲的仇恨,遂是放纵杀戮,致使仲氏子弟或死或伤,或被俘为苦役,剩下的人也都仓皇逃亡,最后为淮源乡营供应数百健锐。

很可惜在匪乱平息之后,仲和有心重振仲氏宗族,他本人也是文武双全,有志于功名,不愿接受徐怀他们的拉拢,加入怎么都无法摆脱草莽色彩的铸锋堂。

而唐氏在桐柏山北岭西麓的十八里坞等坞堡被贼军攻陷时,潘成虎、郭君判所部适时在跳虎滩被徐怀打溃。

贼军为补充兵力的不足,或引诱或强迫,前后在十八里坞征募上千丁壮。

这令唐氏损失大量的青壮男丁,但在接受招安时,也差不多有七百唐氏族人作为降附贼军,被分拆安置到岚州等地禁厢军中;其规模比潘成虎、郭君判二人的旧部还要多。

徐怀从六百桐柏山卒里,将潘郭二人的旧部以及唐氏子弟挑选出来,都直接编入第二都队由唐盘率领作战,经过一夜与敌方试探性接战,目前对战场的适应情况较好。

所以唐盘主张清晨展开一次较大规模的进攻,看看新编第二都兵马能承受多大的压力,徐怀也毫无犹豫地答应了。

大军崩溃,他们即便能逃出城,也要考虑敌骑追击的问题。

到时候需要一支较大规模的甲卒兵马结阵,压制敌骑肆无忌惮进攻,其他小股精锐,才有与敌骑纠缠的可能。

“对方憋了一夜的气,好不容易看到我们愿意真正打上一场,这次也是卯足了劲啊!”徐武碛蹙着眉头,看向城下的战场,有些担忧的说道。

他不是担心挡不住,而是担心伤亡太大,会严重影响他们后续的计划!

“……拿弓来!”

徐怀转回身,要牛二将贯月弓取下给他。

牛二豹子似的眼珠子瞪得溜圆,似乎没有想到徐怀会如此无耻,堂堂主将竟然会站在城头射冷箭。

“我们年轻人嘛,无需讲武德的!”

徐怀见牛二不情不愿的将背负的长弓递过来,淡然笑着说道,从垛口窥出去,稳稳拉开足有三百斤力的弓弦,棱锋箭破空发出尖锐的厉啸,深深的射中一名蕃民面门,箭簇从前额射入,从后颈钻出三寸。

那名蕃民睁着惊恐的眼睛,往后仰倒。

一百五十步,柘木步弓射出的利箭,杀伤力已经非常有限,然而贯月弓已经有着恐怖的穿透力。

这样的穿透力,普通木盾都难以抵挡。

“越狗,胆敢躲城头射冷箭,算哪门子英雄好汉?”

徐怀、徐武碛站在城头一夜,都没有什么动静,这时候却射冷箭,叫敌阵后督战的那名蕃将气得破口大骂。

徐怀冷冷一笑,振声骂道:“哪来的蕃狗乱吠,要讲英雄好汉,你他娘有胆上前来与我单挑?没有这狗胆,缩回你骚娘怀里吃奶去吧,别叽叽歪歪丢人现眼!”

徐怀嘴里对骂着,手上不停,取出三支棱锋箭扣手中,在不同的垛口前移动寻找射击的机会。

蕃民健锐仓促将大盾以及两部偏厢车往右侧转移,但慌乱间空隙不少,徐怀连着三箭射出,又叫三名敌卒中矢倒地。

徐怀有意显示贯月弓恐怖的穿透力,射出三箭,一箭是穿透薄木盾,射中一名敌卒面门,两箭是射透皮甲,从两名敌卒胸口射入,顿时就将敌军嘶吼冲杀的气焰压制下去。

徐怀这时才收手站在城头观战。

蕃民不得不将半数重盾及偏厢军布置在靠城墙的一侧,同时阵形团得更密,防备徐怀从城头射杀,推进的步伐顿时就缓了下来,同时变得畏首畏尾。

相比而言,这边士气却旺盛起来,在唐盘的指挥下,有节奏的往前推进。

不过,双方战械比较完备,只要阵脚不被对方打乱冲杀进来,伤亡都极其有限,更多拿着刀盾互推对砍,后方的弓弩手找空隙射箭。

蕃民被徐怀冷箭打乱进攻节奏,接战后就处于劣势,那蕃将与徐怀对骂一阵,最终还是下令后撤。

双方都控制一段城墙,蕃民后退到街垒之后,唐盘也不敢无视对方在城墙准备的滚石檑木肆意逼近,便将队伍撤回来,换新一队人马再上前阵准备挑衅对方。

双方都非常谨慎保守,伤亡也就有限。

蕃民在北城墙下折腾了一宿都无进展,日上三竿时,便放弃试图从紧贴城墙的这一侧进攻,而是将进攻的重点放到与相邻城下街的巷道,从东往西打。

那条巷道距离北城墙也就五六十步,但屋舍没有拆干净,大量残墙断垣遮拦在那里,除了个别间断空隙外,绝大部分地段都无畏城头弓弩的威胁。

负责守御那条巷道的将官,还是徐怀他们的老熟人,是曾率一营禁军驻守在草城寨受巡检使陈子箫节制,在陈子箫调离之后还短暂担任草城寨巡检的指挥使解忠。

解忠原隶属天雄军第六将朱广武麾下。

胜德门城楼垮塌,朱广武彼时正在城门下指挥救火,躲避不及,被垮塌下来的砖石梁木砸得面目全非、死无全尸,同时还有数百兵卒非死即伤。

这也使得天雄军第六将兵马的士气更为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