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试射(第2/2页)

守城方倘若将传统的重型投石机,都换成西域石炮,不仅能多部署三倍数量,所需乡兵寨勇也大幅缩减到之前的三分之一。

这里面的差距有多大,掰着脚趾头就能想明白。

对攻城方来说,道理也是一样的。

朱沆、王番想明白这里面的道理,也深深为寿春、汝阳等被敌军团团围困住的城池感到忧心,难以想象敌军在寿春城外,一次摆出上百架重型西域石炮发射,守军会是什么心情。

徐怀又详细解释传统投石机,操作兵卒训练再有素,牵引发射时也不可能绝对整齐划一,则必然导致牵引发力分散、偏离,精准性难以控制,西域石炮用配重悬箱发力,则能最大限度的克制这一弊端。

当然,无论是传统投石机,还是西域炮,最具技术含量的,乃是梢杆与支撑梢杆发射的横轴。

支撑配重高达万斤的悬箱骤然沉落,还要将另一侧重达上百斤的石弹旋转抛射出去,梢杆与支撑轴的强韧度要求极高,目前都只能采用传统的匠法制作,没有缴获敌军实物,也不清楚敌军是否有新的突破。

“如此看来,进入淮南的援军实在是宜早不宜迟啊,朝中还是有些懈怠了……”朱沆忧心说道。

在赶往楚山之前,朱沆与朝廷众人,包括枢密使胡楷等人在内,都考虑到这个冬季虏兵有水军可以倚仗,主力渡淮之后不会再轻易后撤,有可能会对寿春等城实行长期围困攻打。

不过,即便徐怀将西域石炮的图样抄送建邺,但朝中众人考虑到淮王府军在寿春经营两年之久,城池坚险,又有四万精兵守御,城中又近十万青壮可以征募助守城池,寿春守三五个月,怎么看都不像会有什么问题。

因此,朱沆与朝中众人的想法一样,都不太主张援师仓促北上,他们都担忧援师在庐州以北,寿州以南的平川地带,与虏骑主力相撞,实在是没有十足的胜算。

不过,看到西域石炮试射的实况,朱沆深刻意识到朝中并没有真正重视西域石炮的威能,寿春所面临的危机以及局势之危急,要比他从建邺出发时所想,严峻、严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