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廷议(第2/2页)

此外,在千汊浦大部分区域围垸造田完成之后,又或者说中枢能全部承担对楚山的钱粮拨付之后,所置侨县可以从楚山行营划归鄂州府。

当然,倘若鄂州府有余力于千汊浦招揽流民围堤造田,能承诺每年提供五万亩以上的粮田,给楚山用于赏功及抚恤,以及从招附的流民中挑选两千名青壮男丁补充楚山新兵之不足,楚山也可以完全不去插手——而楚山安置到千汊浦的将卒家小,可以都编入鄂州府户册,甚至千汊浦所招揽的流民,家小也都可以编入鄂州府户册,仅仅青壮男丁作为募卒编入楚山行营效力。

“周相倘若能解决楚山的钱粮供给,在今年入冬、敌军极可能再度组织攻势之前,保证楚山不出现断粮断饷的危机,楚山不需要操这个心思,”

徐怀昂然站在殿中,冷眼看着周鹤、高纯年等人,说道,

“至于楚山军撤守南阳之事,还请周相、高相莫提,难不成二相这么快就忘了收复中原之志,要做大越的千古罪臣?”

徐怀言辞激烈,当初在襄阳与郑氏父子针锋相对时就展露无遗。

这次叙功议赏,徐怀所断功勋虽然略逊于葛伯奕、郑怀忠、韩时良三人,却也得授从三品云麾将军(武散官)、加越州刺史(虚衔)——对周鹤、高纯年等人说话不客气,也算不上“不敬”。

“徐怀你在建邺多留两日,周相与诸公定能商议出一个妥当的办法来……”建继帝不希望看到淮南形势稍定,荆襄再闹出什么幺蛾子来,限定徐怀在京期间,政事堂拿出确切可行之策来,而荆湖北路监司的意见,已不会再去考虑。

郑怀忠这次也是难得站出来赞同徐怀的主张。

新皇子诞生,其女虽说深得建继帝宠幸,但周鹤、高纯年等人对郑家的态度都出现微妙转变,跟淮王府走得更近,令郑怀忠深感郑家往后未必一帆风顺。

郑怀忠同时还意识到,他倘若真能到荆南坐镇,徐怀此时所献侨置之策,有许多值得他借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