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猜忌(第2/2页)

所以将归德军调到庐州,作为二线增援兵马使用,胡楷觉得还是没有问题的——将归德军放在第一线守御潢川,一旦被优势虏兵围困,胡楷则难以想象他们会有多强的韧性坚守到援兵赶到。

奈何胡楷的主张并没有被绍隆帝采纳,甚至还因为固执己见触怒绍隆帝,最终被下旨掳夺枢密使之职,外放广南西路横州任事。

朱沆没想到陛下这个节骨眼上将胡楷外放不说,竟然还要将刘衍调归朝中担任枢密副使,使能力、威望皆有不足的许璞执掌右骁胜军。

不采纳胡楷的主张,第一道防线在潢川就有漏洞令人担忧,此时又调整淮西第二道防线的实际主将,叫朱沆如何不急?

朱沆当即就想去找胡楷,一起劝谏陛下收回成命。

“朱公,”钱择瑞急忙拽住朱沆的衣袖,说道,“陛下因何外放枢相,你还不明白吗?枢相已被勒令限期出京南下,你我此时去找枢相说这事,不是将枢相往死里逼吗?”

朱沆像木偶人一般站在那里。

他当然知道胡楷被贬,根本还是陛下猜疑胡楷力争调刘衍出镇光州是与京襄暗中勾结,因此叫刘衍也受到猜疑,才会被调入京中任枢密副使——他惶急之下,真要拉胡楷进宫叩请陛下收回成命,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再者,枢密副使亦在宰执之列,当世罕有武将能走到枢密副使、枢密使的高位,陛下召刘衍进京任枢密副使,又怎能直白的去说这是对刘衍的猜忌?

当然,钱择瑞拽住朱沆,还有一层想法,那就是在他看来,许璞到底是久历战阵、也立下彪炳战功的宿将,即便他近年来跟汪、杨等人靠拢,却不代表他统兵作战的能耐就差了。

就像韩时良、葛钰等人,他们都是追随绍隆帝崛起的淮王府系将帅,即便战功尚不及京襄诸将耀眼,但他们也是有资格列入自立朝以来名将、良将之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