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困城(第2/2页)

绍隆帝、汪伯潜也不疑有他,便着晋庄成上前草拟御诏。

汪伯潜簇拥绍隆帝东逃润州之后,除了牛首山义军奉枢密院征召令进驻建邺,韩圭代表徐怀率数百骑兵南下协商诸事外,京襄就没有其他大的调动,甚至还将原驻守真州的水师调回到上游庐江,完全没有要对润州以东长江水道进行封锁的意思——到这一步汪伯潜等人想说京襄谋逆,也无人会信。

润州与扬州的信道一直保持通畅,这十数日来葛钰需要留在扬州坐镇,防备刘衍在庐州、滁州有所异动,不敢轻易离开扬州,但也多次派人渡江到润州觐见绍隆帝。

再说了,葛府以及韩时良的家小这次也都随绍隆帝出京,此时就在润州城中。

绍隆帝、汪伯潜等人当然不会觉得韩时良、葛钰会有什么问题,却不想遣使携诏渡江北上,过去三四日都不见有回信,待要再遣使渡江催促之时,原五路度支使司佥事刘越滔携新的劝降书抵达润州。

而这一次的劝降书乃是政事堂、枢密院与紧急进京,以新任浙东制置安抚使、招讨使葛伯奕共同签署。

魏楚钧最终同意京襄开出的条件,在绍隆帝与汪伯潜等人在润州惶惶难安之际,魏楚钧一方面遣长子魏明伦前往荆南报信,他又亲自赶往扬州、楚州,紧急见到韩时良、葛钰密谈,最终以政事堂诸相先签署赦免葛钰等人、委托葛伯奕出任浙东制置安抚使的谕函为条件,由葛伯奕进润州进行劝降;同时还允许罗望等将率三千禁卫武卒接受招降、赦免其罪、编入浙东路兵马都部署司听用。

当然了,葛伯奕年近七旬,骑不了快马,同时又有千余亲卫甲骑随行,速度快不了,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赶到建邺,先着刘越滔进润州递招降书,主要还是要对罗望等将密授机宜,稳住润州的形势,以免禁卫武卒暴走,破坏了双方和谈的关键筹码。

当然了,有些机密是不能泄露给筹码知晓的。

在绍隆帝面前,刘越滔也只是说道:“葛郡公已经在赶来润州的途中,可能还需要三五日就能抵达;想来葛郡公已经想出妥当之法以息此次惊扰,还请陛下稍安勿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