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生存之战(第2/2页)

可是到最后,他们都阵亡在战场上!

那是南华用十年的时间培养出来的第一代青年啊!

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这样的结果,谁愿面对呢?

蹙着眉头,朱先海开启了头脑风暴,思索着把模拟器中的线索理顺。

人生模拟器,其实是对即将发生事件的预演,不完全准,但准确度也有九成以上,尤其是大事件。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这次模拟场景内容,在现实中复刻的话,南华必定会面对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南华与阿根廷、智利的冲突不可避免!”

这是显而易见的,非但与他们的冲突不可避免,就是欧美各国也不容忍一个华夏移民为主的国家占据着南美最肥沃的土地,或者说,他们绝对不会接受一个他们眼中的“劣等民族”在南美崛起。

这也是他们在战争中坚决站在阿根廷、智利一边的原因之一。

甚至种族原因才是其中的关键,他们之所以会支持阿根廷、智利,就是因为肤色,因为人种!

这个年月,就是如此的直接,如此的赤果果!

尤其英国那根搅屎棍!

阿智联军为什么能坚持四年,仅仅在北河要塞,面对要塞里的加特林机枪、铁丝网以及重炮,阿根廷军队的损失就超过了8万人,在阿劳卡尼亚地区的要塞里,智利也损失了超过五万人,仅仅一个临海,他们打了两年都没有打下来,临海要塞甚至被世人称为“永不陷落的要塞”。

为这场战争,他们不仅死了很多人,而且花费了超过五亿比索的军费,背负了额外的超过6000万英镑的外债。其中大多数都是欠英国人的。如果没有英国人的财力支持,他们根本就坚持不了那么长时间。甚至战争进行到第二年,他们就坚持不下来了。

在这场“英国人出钱,阿、智两国出人”的战争中,无疑英国人笑到了最后,他们赚的盆满钵满。

“其次,白人对华夏人的歧视是根深蒂固的,种族上的原因,让他们从一开始就站了队,然后再到最后下场,不过只是试图要打破僵局而已……”

眉头锁成一团儿,朱先海自言自语道。

“站队不可怕,关键还是实力不足啊!这个世界归根结底,是要靠实力说话的!实力强大的话,他们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