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南涝北旱,又是一年灾年,似乎预示着大宣朝的朝政已经摇摇欲坠。

大宣朝的国土面积大,总有地方是风调雨顺,是个丰收年,当然也要上交粮食。

灾民要赶往京城,也是不是办法的办法。

毕竟哪怕是欠收,也是要交粮食。百姓们也是交人头税,甚至还有不少的地方官员,为了得到‘三年清知县,十两白花银’,都会巧加税收。

就算百姓吃不上饭卖儿卖女,该交的税还得交,不交小命就不保。

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卖掉,那老百姓还真不如死了算了。

丰收之年,老百姓勉强的活下去,只要是灾年,老百姓们就没有任何招架的余地。

地里的粮食颗粒无收,直接沦为了灾民,只能被迫远离家乡,去寻找求生之路。

也有些地方,地里的粮食欠收,好不容易一点粮食,自己还没吃呢,就被官府强硬的收走了。

毕竟对于朝廷的官员来说,每年的税收丰收不丰收代表着自己的政绩。

良好的政绩才能升官,升官就是为了更多的利益,所以为了粉饰太平,为了自己的政绩,不少官员什么事儿都能干出来。

至于老百姓的死活,那谁管呢?!

皇宫,金銮殿。

“灾民聚集京城,不到百里之地,一日之内就可以赶到京城!文武百官怎么不说话了?赶紧说说到底该如何办!”

文离帝愤怒的喊道,直接将手中的茶杯扔到地上。

“皇上恕罪,臣等罪该万死。”

文武百官没有其他的话就这一句话,这一句话翻来覆去的说。

文离帝和陈太后就发现平时这些官员们一个个的挑拨离间,派别之间的斗争,个个都能出谋划策。

现在该做正事了,没有一个人能冲上去。

就连袁太尉都是眼观鼻,鼻观口,闭上嘴巴一句不说话就等着开热闹。

文离帝是越来越生气,小小年纪就被气得郁结于心,他可不能被气出吐血。

最后还是高丞相站了出来,小皇帝是他的女婿,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能放弃。

当然高丞相也没那么无私奉献,用朝廷的粮食赈灾,成就自己的名声。

“臣以为依循古法,赈灾救民,发放救济粮,只需要半年的时间,明年开春遣散灾民回籍地,一切就迎刃而解!”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若有其他官员有更好的赈灾方法,或解决灾民的方法,本官一定会退位让贤。”

高丞相此时站出来就像是力挽狂澜的巨人,言语间带着谦逊。

在其他官员耳中:谁想找死就站起来!

文离帝感动呀,恨不得当场认贼作父:“朕就靠高丞相了!”

高丞相立刻谦虚的表示:“这都是臣应该做的事,为皇帝陛下分忧,乃是臣子之本分。”

文离帝和高丞相都在演戏,表演一出君圣臣贤的大戏。

文武百官看在眼中,表面上却感动,心里早就骂骂咧咧了。

‘这一出演了多少次了?数不清了’

‘又来了又来了,小心眼儿的皇帝带着他的老丈人又来了,’

‘真是醉了,小皇帝彻底被拿捏了,谁敢出头?出头的忠臣不都被搞死了。’

文武百官能留到现在的都是聪明人,聪明的忠臣早就被弄死了,剩下的人都是明哲保身的高手。

大多数的朝廷清官,颇是看不起高丞相的做法,太下档次,羞与之为伍。

而袁太尉就是清官一派的代表人,清清爽爽做官,不依附任何人。主要是有不依附别人的资本。

袁太尉不开心,后果很严重!

文离帝和陈太后强行挽留的结果,就是让袁太尉有了危机感。

不按规矩办事,不把袁家放在眼里,有时候莽汉真的能干出一些出乎人意料的事情。

眼看问题解决了,文离帝直接退朝,临走之时还叫走了高丞相。

文武百官告退,袁太尉身边围绕的一众官员,乃是世家出身,大家都是世家出身,自然而然走到一起。

大家的想法都一样大宣朝亡不亡,都无所谓,只要家族不亡,早晚回有出头之日。

袁府,收到了一只信鸽。

写了简短的几句话,大少爷袁泽兰看了之后松了一口气。

最近经常的变化太大了,袁家本来想提前闭世,保存实力。

但是,现在全家人根本就离不开京城,因为文离帝和陈太后所掌握的京城禁军,牢牢的把控的大门,不允许京城的权贵出入京城。

这就能看出来手中有兵权,谁手里有兵权,谁的拳头大,谁说话就硬气。

至少文离帝和陈太后对于京城的把控更胜一筹,有直接翻桌子的能力。

下一下狠心,谁要是敢不支持自己,就直接宰了,又能出气,又能杀鸡儆猴。

袁太尉就不想成为被被杀鸡敬猴的那只鸡,只能隐蔽下来了。

大少爷袁泽兰和二少爷袁泽竹庆幸自己比较聪明,送走了不太重要的‘血脉’,但至少留住了一条血脉。

“还是父亲有先见之明,至少袁家嫡系有血脉,不得不佩服。”

袁泽兰作为袁家的大少爷,以后家族的族长,真的是要多思多虑。

“父亲当然是聪明了,本来咱们也应该回老家,看看吧,时机不对,咱们就早做打算。不过咱们家也是有蠢货的!”

二少爷袁泽竹摇晃着扇子,眼神里都带着嘲讽,四庶子袁辰真是愚蠢。

“二弟说的是四弟,就是不知道他现在后不后悔呀!明明他和三弟一南一北,都是一条出路。”

“当然后悔了,这几天一直让他的姨娘瞎闹腾,非得出去,愚蠢至极!”

大少爷和二少爷在谈事情,哪怕是危及生命,也不见二人有任何的慌乱神色,似乎天大的事掉下来都不足以让二人变脸色。

袁府的仆人们就算是慌张,但是在主子们都按部就班的生活,没有丝毫慌乱的情绪影响下,也纷纷镇定了下来。

‘主子都不害怕,我们害怕什么?’

至于四少爷袁辰一直上蹿下跳,仆人们表示这种事情见多了,见怪不怪了。

害怕信鸽飞错地方,或者是出现查错,楼管家放飞了两只信鸽,但袁府只收到了一只信鸽。

这点小事啊,没有人计较了!

只不过在赶往京城的土路上,一群灾民,看到飞着的肥硕的鸽子,流口水了。

其中有陈家人身高强壮,少年陈子龙长相浓眉大眼,常年练武,看到了鸽子,忍不住拿起手中弹弓,捡了一颗石子。

就听嗖的一声,鸽子应声而下。

“爹,娘,看看有鸽子呀~”陈子龙捧起鸽子开心的喊着。

陈子龙的爹爹眉头一跳,心想这鸽子可不能打呀!!

“爹,你看看,不仅有鸽子,还有一个小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