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点石成金的秘密(五)(第2/3页)

有一次,在连续工作几天之后,门捷列夫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在他的梦里面,这些纸牌似乎都活了过来,开始一张一张的飘在空中,并且有次序的排列成为了表格。

等到门捷列夫醒过来之后,他将梦中见到的表格记了下来。于是,元素周期表诞生了!

【当然了,做梦之说只是道听途说,为这个故事添上一些神秘色彩。归根究底是他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果,毕竟,作为一个天才,门捷列夫可是说过“终生奋斗,必成天才”的人。】

【但是,用纸牌排列的方法看上去未免有点离经叛道,所以在刚提出来的时候,整个化学界对此是很不以为然的。】

俄罗斯化学协会的一次学术讨论上,门捷列夫带着他的纸牌参加了。

大家或拿出了自己的论文,或拿出了自己在实验室中获得的最新样品,依次阐述这段时间的成果。

轮到门捷列夫的时候。他拿出了一套纸牌。

他把这些纸牌放在桌子上,然后就像是玩魔术一样将纸牌排列成为了自己计算出的元素周期表。纸牌上被标了不同的颜色,当它们摆在一起的时候,看上去就像是光谱图表一样。

这些纸牌的排位就代表着元素之间的规律。

门捷列夫向大家介绍道: “这些元素按照原子量的大小进行分布排列。同一周期里,从左到右,原子的半径递减,从上到下,半径递增。”①

路小柒用了圆球代替元素的平面图,可以更清楚的看到这一点。

门捷列夫继续道:

“而且,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而非金属性递减……

等到门捷列夫讲完,周围的化学家们都紧紧的锁起了眉头。

他们觉得门捷列夫说得好像有那么一点道理,但却又觉得这些扑克牌简直匪夷所思。“我发现您上面标注的原子量似乎和现在的有些不同。”有化学家提出疑点。门捷列夫很自信的回答: “因为现在的是错的,我重新计算过了。”

大家: ……

有一位化学家忽然问道: “门捷列夫先生,我发现这个表格中有四个空白格,这代表了什么?”

门捷列夫赞赏的看了他一眼,道; 这四个空白格是我根据它们排列出来的规律推导出来的,代表着存在但是还未被我们发现的新的四种元素。我将它们称为‘类铝‘ '类硅 类硼’。

比如这个‘类铝’,我判定它的性质与铝相近,原子量大概是68,密度为5.9 gcm。如果之前大家都觉得还有些道理,那现在门捷列夫的这个说法就让他们完全无法接受了。

简直是荒谬!新的元素怎么可能就这样轻松被你从纸牌中发现?!

不错,毫无事实依据!

门捷列夫冷静的道: “从积累的事实得出结论就是理论;而理论使我们能够预见事实。”②但大家还是觉得他很荒唐。

他曾经的老师甚至愤而起身,离席而去: “身为化学家,你不老老实实的待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却玩起了纸牌,异想天开,你以为这些元素会这样被你摆布吗?

……

汉武帝刘彻忽然轻笑了一声,甚至还拍了两下手。

的确是自信到张狂啊!

虽然他对这什么周期律的原理并不太懂,但对门捷列夫的行事作风却是有那么一些赞赏的。刘彻就喜欢这种自信的天才!

“大汉,就需要这样的天才。”他环视一下四周, 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得出来的结论,连自己都不相信,那就不必呈到朕面前来了。

“武将也是,出征之前如果连自信都没有,趁早就给朕滚回家去。”

同一时间,董仲舒正在太学中教导学子。

连这位门捷列夫这样天才的人,都说终身奋斗,才成天才。你们,就更应该付出更多的努

力。

帝王和大儒们正在借题发挥,古代的化学家们和方士们却在如痴如醉的看着他的这张元素周期表,体会着里面的规律。

这张表格,严丝合缝。

虽然用纸牌的方式来揭晓,显得有些儿戏,但细看里面的各个维度,却似乎真的找不到漏洞。

“原来是这样!”

好像有些道理。

如果说世间所有万物都是由这里面的元素构成,而这些元素又有着这样的规律,那……沈括倒吸了口凉气。

他身边的助手好奇的问: 很厉害?

沈括顿了一下: 就好像老子说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样厉害。这是世间的规律。

而老子还只是意象,是玄妙,门捷列夫的这个规律,却落到了实处,可以用那些神奇的实验来证明。

这简直就是神的领域。

沈括脑海中无限翻腾,他的视线穿越天幕,似乎想要看到更高。

仙画说这世界上没有神,但是世间万物的诞生,元素的排列,却为何又如此神妙的遵循着某种规律?

这些规律是谁的手笔?

神?天道?

元素周期律之精妙,让不同的人看到了不同的东西。

像祖冲之这样的数学家从中看到了数学的规律: “等差数列……数学竟然也在化学中有所体现,真是奥妙无穷。

而文学家们似乎也有自己的见解: 有一排,锂铍硼碳氮氧氟氖,从金属逐渐过渡到石字,再逐渐过渡到气字。完全可以看出华夏预言的精巧。

即使只是看字,都能知道它们的特性。

就是这些字也不知道是专门为了这个周期表而造还是因为其他?

【门捷列夫是个极其自信的人。这一点从他在表格里留下的几个空白格就能看出来了——连没被发现的新元素都能写上了,没点自信干不出来这事儿。】

【所以,即使被所有人说不行,他也对自己得到的结果很坚持。】

【其实当时有个叫迈耶的科学家也做了一个类似的表格,并且同样是按照原子量来排列,只是只涵盖了28种元素,而且没有去预告新元素的存在。】

【后来,门捷列夫凭借元素周期表享誉世界,迈耶也是很服气的。】

迈耶的友人后来对他遗憾的说: “可惜了,其实你的周期表和门捷列夫的相比,除了元素少一些之外,区别并不大。

迈耶摇摇头: “我并没有他的自信与坚定,不是谁都敢把对新元素的预言放在自己的论文里

的。

【扯远了。】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是如何被承认的呢?关键点还真就在于那几个新元素的空白格上。】

【几年后,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发现了一个新元素,他给它命名为“镓”,并把论文发表了出去。之后,他收到了门捷列夫的一封信。】

布瓦博德朗正在看一封从俄国圣彼得堡寄过来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