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长生(第2/2页)

她非常清楚,如今一切,都是因为方锐弟子这个身份。

方锐太过高渺不可亲近,她这个弟子相对更容易接触,只是因为光环下的一点点荣光,就让她的处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如此经历,给姜若瑄带来了极大的触动,不过,并未让她沉迷在这份荣光中,反而向道之心更加坚定。

于是,她下定决心:“巧婶,我准备变卖商队,跟随老师修行。”

“小姐,你不能啊!”

巧婶闻言急了,声音尖锐,不过旋即才意识到了如今姜若瑄身份变化,气势一弱,不过还是鼓起勇气准备说什么。

“巧婶,方才王镖头等人来访,给我说了些事。”

这一句话,顿时让巧婶宛若被掐住了喉咙,想说的话再没说出口。

姜若瑄直视巧婶的眼睛,后者目光心虚躲闪。

要问为何?

她此前怀疑遭遇山匪事有蹊跷,这是真的,幕后主使者正是昔年将她们母子赶出陈府、那位生父的元配——陈刘氏!

更具体些说,是因为,新虞律法中女子亦有继承权,这就让陈刘氏将姜若瑄视作了眼中钉、肉中刺,这才有了遭遇山匪……

——姜若瑄生父姓陈,她是跟随母姓,玉坠也是从母亲那里得来。

而以姜若瑄的谨慎,能被那群山匪堵到,自然是有人出卖。

此人就是巧婶了。

这些事情,方才来访客人中不只一人揭露,拿出证据,只为卖姜若瑄一个人情,甚至还有提出若姜若瑄不方便出手,可以代劳的,不过皆是被姜若瑄拒绝。

只能说,如今,姜若瑄已与陈府差距过大,不知道多少人愿意为刀,只为了能与她搭上关系。

“巧婶,你背叛之事,以及过往从商队中捞取的三千一百两银子,看在过去多年照看的情分上,我就不计较了,你自去吧!”

姜若瑄平静道。

“这……我……小姐,我对不起你!”巧婶跪下磕头,落寞转身走了。

等巧婶离开,姜若瑄也是即刻出门,去往陈府。

今日,她与陈刘氏、以及那位生父陈泰,也要有一个了结!

……

半日后,城中又一轰动性消息传出,满城议论纷纷。

“知道吗?太上弟子姜仙子,将陈府的陈刘氏,送去见官了!”

“这是怎么回事?”

“个中经过精彩至极,我特意从陈家下人中打听来,这就给你们说道说道。”

这个好事者清了清嗓子,开口道:“话说啊,姜仙子小时候,母女就被陈刘氏从陈府赶出……新虞成立,女子也能继承家产,为了这个,陈刘氏勾结山匪谋杀姜仙子……”

“今日,姜仙子进入陈府,那陈刘氏还以为姜仙子不知情,不要脸地还想要让姜仙子推荐陈家公子拜入太上门下呐!”

“姜仙子不会上当吧?”有人迫不及待问道。

“自然不会,姜仙子清声揭破了陈刘氏虚伪,拿出证据……那陈家公子也似知情,不过,姜仙子问心之后,确认陈家公子只是知情,没有具体参与,倒也留了情面,只送陈刘氏去见官。”

“那陈刘氏泼妇般的人物,就没有顽抗,让府中护卫动手?”有人提出。

“陈刘氏是坏,却不是蠢,且不说姜仙子的上品修为,只说若敢对姜仙子动手,不怕牵连自家宝贝儿子?”

“那陈家主,姜仙子生父,就没有阻拦?”

“怎么没有阻拦?陈家主声泪俱下,言说‘陈刘氏纵有千般不对,万般不好,那也是你娘啊,怎么能如此’。你知道姜仙子怎么回答的?姜仙子直接说,‘我娘在地下’。好家伙,你不知道,这直接让陈家主无语了!”

“大快人心呐!后来呢?”

“后来,陈家主又道,‘她不是你娘,那我总是你爹吧’,姜仙子这次回答更绝,言说‘生而养之,断头可还;不生而养,百世难还;生而不养,断发可还’,断发而去,只留下悔恨不已的陈家主。”

“好啊,痛快,姜仙子真奇女子也!”一个听客拍案。

“谁说不是?姜仙子如此金玉一般的性情,难怪太上会收入门下啊!”

……

就在满城议论之时。

故事中的主角,姜若瑄却在变卖商队,并将灵戒中带回的商队护卫的尸骸,送回安葬,给予家人抚恤,并承诺照顾他们魂魄。

身为方锐的记名弟子,这个身份足以在人间、阴世两道吃得开,让些许魂魄获得优待自然不难。

可想而知,将来方锐成为圣人,那还会更恐怖,只此身份,三界之中都可横着走了。

……

且说,另一边,方锐来到出事现场,以天仙之能竟然都无法在现场摄取到凶手气息,寻不到渔船失踪案的始作俑者。

“有意思!”

方锐自可唤醒冥君分身,以世界之力搜寻,不过,强行唤醒养伤的冥君分身,不人道、也不值当就是。

他倒也并不心急,有耐心和那幕后凶手捉迷藏。

此外,则是在关注姜若瑄这个弟子,看到了她对各种事情的处理,将她召来。

洞天,白玉京之后的山崖,星光菩提树之下,石桌,一壶茶水缭绕清烟。

“老师,我商队中那些护卫魂魄……”

“此为小事,你既为我弟子,自可以我弟子身份便宜行事。”

方锐身处缥缈灵机化作的流动雾气中,宛若仙人,对姜若瑄所为点评:“心智坚定,恩怨分明,处事大方得体,若瑄,你已可得我《道心种魔大法》真传矣。”

姜若瑄听闻此言,宁静心湖中都是泛起波澜,按捺激动上前两步,为方锐斟茶奉上:“若瑄见过师尊!”

就如菩提老祖敲三下孙猴子脑袋,后者就会夜半三更前去,她显然也是有着这般灵性的,在得知传授功法后,称谓就由‘老师’变为‘师尊’。

“善,既如此,你为我座下大弟子。”

方锐满意一笑,接过奉茶抿了一口,在她头顶轻轻一抚。

刹那间,姜若瑄感到脑海中多了一篇玄妙要诀,沉浸其中如痴如醉。

……

后来,世人在编撰的《若瑄仙子传》中,曾以一诗记录了这重大一幕。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授长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