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2/3页)

直到大四第一学期正式开学了,这只袜子也没能还回去。

*

放暑假之前,狄思科在学校里只能算是小有名气。

而且这点名气主要是靠他在课余时间的“多种经营”,以及专业能力打响的。

但是经过一个暑假后,重新走进校园的狄思科突然就变成了全校的红人。

从学校门口走到宿舍楼的一路上,有许多认识或不认识的学生跟他打招呼。

他抱着新课本走进宿舍时,甚至还得到了全体舍友的夹道欢迎。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葛磊鼓着掌说,“咱们宿舍的大明星来啦!”

“……”狄思科搓搓笑僵的脸,“我暑假的时候,几乎天天住宿舍,我欢迎你们几个还差不多!”

陈旭语气夸张道:“我在电视上看见你呲着大白牙那会儿,还以为眼花了呢!跟我妈说这是我同班同学,她都不信!”

“人家不只拍广告,还当歌星了呢!报纸都上过好几次!”葛磊好奇地问,“你这是要转行当明星了啊?”

“没有,勤工俭学临时工,跟其他工作一样,就是为了赚钱。”

葛磊跟他是发小儿,又是他们班的班长,不由提醒道:“咱们这学期的专业课特别多,而且有甄主任的课,你可得安排好时间,别让她抓住你的小辫子。”

越是临近毕业,他们的专业课越多,尤其是翻译班的,学校特意从经济英语培训中心,请了美籍外教来给他们上口语课。

而且甄主任只在高年级开课,这学期正好有一节她的《科研论文写作》。

甄主任的课,向来以课堂作业多,课后阅读量大著称。

上过她的课以后,基本就没什么课余时间了,所有课余时间都要用来阅读文献。

尽管狄思科已经在甄主任那里将唱歌的工作过了明路,但甄主任对学生的课业抓得严,他确实不敢造次。

不过,空乘培训班在十月份就正式开学了,即使加上二哥三哥凑的钱,小六的学费仍还差一部分。

他还得继续演出赚钱。

但他时间有限,反复权衡后,决定放弃白天的声乐课,以及西餐厅的演出。

他在心里大致安排好了时间,便找上了于童。

并且带上了她的那只袜子。

“于队,袜子还你!”狄思科将那只香喷喷的白袜子展开,邀功似的说,“这袜子可是我亲自帮你洗的,你看看,洗得跟新的似的!”

于童的视线在那袜子上停驻几秒,还没想好要说些什么,旁观的老黄却先受不了了!

这个狄二狗也太不要脸了!

你平时给领导拍马屁就算了,大家有样学样勉强也能学着说几句奉承话。

但是如今竟然发展到了给领导洗袜子的地步!

其他人是不是也要跟着学?

这种带坏职场风气的人,真是太可恶了!

于童其实已经忘了这只袜子。

不过,有些东西就是见不着的时候想不起,见到以后立马就能唤醒记忆。

“从桃源县回来都多长时间了?你怎么现在才给我?”于童斜他一眼,将袜子塞进包里。

“最近太忙了,我给忙忘了。”狄思科笑眯眯地说,“今天正好有事跟你商量,就一起带了过来。”

于童:“……”

不会是想用帮她洗过一只袜子的交情,跟她谈条件吧?

“什么事?你先说说。”

狄思科就把他想取消声乐课和西餐厅演出的计划说了。

西餐厅距离学校太远,在路上往返要浪费很长时间。

于童前天“偶遇”了郭阿姨,早听说这小子已经开学了。

此时听到他的要求也算有心理准备,没怎么犹豫便答应了下来。

她答应得爽快,却把等待讨价还价的狄思科架在了那里,不上不下的。

竟然如此轻易就过关了?

“西餐厅不去就不去吧,”于童今天似乎特别好说话,“我正好也要跟你们说个事!后天有个歌舞厅要正式开业,歌厅经理想从咱们这请几个歌手去帮忙热热场子。你既然不用去西餐厅了,那就去这个新开的歌舞厅吧。”

狄思科:“……”

这粉红大亨肯定是进修过厚黑学的。

“这间歌舞厅是旅游服务部开的,想找几个有名气的歌手撑场子。你最近在咱们市里这些歌厅茶座间,也算小有名气。经理点名让你去呢!”

狄思科听她说的地址,居然与经贸大学只隔了两三条街,是完全可以步行往返的距离。

这还有什么可推辞的,当然去啊!

于童将老黄和闫丽君也喊过来,低声道:“那个歌厅经理是我的一个朋友,这次算是私人帮忙,不走公司的帐,所以就不给公司抽成了。你们到时候按时到场,好好演出就行!”

老黄和闫丽君闻言都是满脸喜色。

狄思科却以“我们是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姿态说:“于队,去演出可以,但是咱们可不能挖社会主义墙角啊!该抽成还是要让公司抽成的!是吧黄哥?”

老黄和闫丽君:“……”

这种时候你唱什么高调啊?有钱就赶紧拿着呀!

狄二狗虽然才入行不久,但是演出费已经跟老黄不相上下了。

一场演出下来,不让公司抽成的话,到手差不多有四十块。

竟然还有人会跟钱过不去?

狄思科正缺钱,当然不可能跟钱过不去,但是赚钱也不是这个赚法。

其他人都离开后,他单独跟于童建议:“于队,你帮我们省了抽成,是为我们好。但你身份敏感,这么做对你来说没有半分好处,以后还是别提不要抽成的话了。”

于童是个未来女大亨没错,但女大亨的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她之所以会离开服务公司,开办自己的公司,就是因为当初在服务公司时,曾把演员介绍到朋友那里演出过几次,却没给公司抽成。

她这样做,唯一受益的只有拿了全部演出费的演员,自己没得到半分好处不说,还惹了一身腥。

成了别人攻讦她的突破口。

在以后的很多年里,这件事都被人笼统地概括为“出过财务问题”,一直是她被人诟病的黑历史。

“我们多赚二十块又不能多长块肉,”狄思科怕她意气用事,苦口婆心道,“万一被单位知道你给演员拉私活儿,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于童意外于狄二狗会跟她推心置腹地说出这番话。

她笑着应了一声,就打发这傻小子上声乐课去了。

其实,新店开业,一般都会多请几个演员撑场子。

但是并不是所有演员都能被留下成为驻唱歌手。

所以为了安抚演员,她从不对第一次试唱抽成,没必要为了那仨瓜俩枣跟演员计较,只当是给大家的辛苦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