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3/4页)

没办法,就像钟晓莎说的,扒带子的速度太快了!

之前有个导演去上海宣传电影,在发布会上唱了两句电影主题曲。

有唱片公司的人觉得这歌不错,就在看电影的时候,用录音设备将人家的主题曲录了下来。

回去以后连夜找人翻唱,还模仿电影主角的样子拍了录音带封面。

只用三天时间,就让电影主题曲录音带上市了。

随着电影爆火,这张翻唱录音带卖了七十万张,而电影正版录音带因为导演不懂行,出版和发行分给了两家做,拖了两个月才正式上市,最终只卖了二十万张。

还没人家翻唱的卖得好。

中唱的出版发行是一体的,录音带灌好以后,很快就能上市,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我过段时间要带着今年的新带子去参加广交会,你们要是能尽快把母带录出来,说不定能赶上这次的广交会。”钟晓莎介绍道,“好多新人的录音带都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被国外音响公司买了发行权后,在国外卖得很好。”

狄思科顺势问:“钟经理,那我们这两千块的买断费包含海外发行的费用吗?”

虽然他们海外发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万一呢!

“一般新人歌手考虑不到海外的事,签合同时很少有人关注这个。”钟晓莎笑着说,“如果报价实在谈不上去了,你们在海外发行这一块提提条件也算是个安慰。”

钟晓莎很给老东家和牵线人面子,对三人介绍了不少出版发行录音带的注意事项。

于童在她的引荐下,见到了北京分公司的艺术总监。

听过“黄道吉日”录制的两首小样后,中唱给出了三千块首发三十万张的报价。

于童本着不提条件就是吃亏的原则,又跟对方签署了一份关于海外发行的附加合同。

最终把老黄和狄思科的处女作,交给了这家老牌国企,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音像出版机构。

*

中唱的录音室,装备了世界最先进的大型SSL调音台,以及数码录音机。

以平均每月三十张的速度,帮演员们录制着录音带。

近半个月内,录音室已经被预定满了,狄思科和老黄运气不错,有个外地歌手临时有事取消了录制,他俩便顶了人家的时间,将录制合唱专辑的日子安排在五天后。

自从签订了合同,他俩总是处于一种飘飘然的兴奋状态。

除了凑在一起练习合唱,还经常跑去中唱公司,旁观别的歌手的录音过程。

不过,对录音室的好奇渐渐被满足后,狄思科在与中唱员工聊天时,意外得到了一个更让他兴奋的消息。

这天,跟老黄在中唱门口分手后,狄思科拼命踩着自行车,一路飞奔回了太平里胡同。

进了院子,将自行车往墙上一靠,就开始到处喊人。

“二哥,四哥!”

郭美凤从窗户里探出半个身子问:“你嚎什么呢?有事进来说。”

“我二哥他们呢?”狄思科脱掉衬衫,凑到水龙头下洗了把脸。

“早上去学校给小六送课本了,顺便给她送了点零嘴。”郭美凤趴在窗台上跟他闲聊,“回来就去屋里睡觉了。”

“小六不是要保持体重么,别总给她送吃的。”狄思科嘟哝道,“我上次给她送了一块奶油蛋糕,被她们老师看到了,把我好一通批评,好像我要残害祖国花朵似的。”

郭美凤笑眯眯地听着,小闺女进了空乘班算是解决了她的一块心病。

见他洗洗涮涮,忙活得差不多了,就捧出一个刚镇好的西瓜给他吃。

“这都十月份了,得是今年的最后一批瓜了吧?”狄思科啃着西瓜,又扯着嗓子喊他二哥四哥。

兄弟俩被他召唤,都趿拉着拖鞋从屋里出来,每人挑了一块西瓜问:“你喊什么?有事赶紧说。”

“二哥,四哥,你俩就一直在家呆着啊?”

矮子面前不说矬,狄思科这就属于哪壶不开提哪壶。

二哥前阵子倒腾眼镜被抓进去,郭美凤就再也不让他弄那些眼镜了。

即使卖的不是走私货,那也是劣质货,容易被人戳脊梁骨。

所以他现在就彻底成了无业游民,整天在家抠脚。

四哥呢,多年的高考复读选手,今年高考又毫不意外地名落孙山。

狄思科已经记不清这是他第四次还是第五次落榜了。

闻言,四哥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狄思家,瞬间就不乐意了。

“怎么的?我跟二哥在家里呆着,给你这大学生丢脸啦?”

狄思科从不惯着四哥,顶着问:“丢不丢脸,你心里没数啊?你要是不觉得丢脸,你炸什么毛?”

四哥再次落榜,正是心里最脆弱的时候。

继续复读吧,他已经没有那个激情和信心了,就此放弃呢,又有些迷茫和不知所措。

偶尔在外面碰见许久不见的老街坊,人家都以为他早就考上大学了呢!

结果他向往大学好几年,归来仍是高中生。

这种心情,谁懂?

他也不是真想就这样在家里蹲下去。

但是,他这些年一直读书复习,生活的重心始终围绕那些被他搓出毛边儿的课本。

突然让他去上班,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他前两天还寻思,自己糖葫芦做得好看,实在不行就推着自行车,去街上卖糖葫芦算了。

家人一直回避他落榜的问题,这会儿被老五问到了当面,他其实还挺难堪的。

“落榜就落榜嘛,落榜的人多了去了!我高三那年自觉发挥得不怎么样,都已经做好去当卡车司机的准备了!”狄思科丢掉一块西瓜皮,“考试也是要看运气的,你在考试这方面的运气不怎么样,我看你别考了,干脆找个营生吧。”

郭美凤赶紧趁机说:“老五说的对,这考题一年比一年难,咱家又没钱给你报补习班。只靠你自己摸索什么时候是个头?”

最开始落榜那两次,郭美凤还能毫无芥蒂地嘲讽老四两句,让他别浪费时间,赶紧找个班上。

如今落榜次数多了,她反而不敢多嘴了。

每年高考结束后,河里都能捞上来几个学生。

她可真怕老四钻了牛角尖去投河!

二哥抹抹嘴问:“你突然火急火燎地跑回来找我俩,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啊?”

“有个事我还没跟你们说,”狄思科笑道,“我马上就要出录音带了,年底之前就能发行。”

郭美凤惊讶地“啊”了一声,“老五,你还真成大明星了?”

以前大家喊他大明星,多少带着点调侃。

但是,在郭美凤朴素的认知里,只有明星才能出录音带。

狄思科摇头说:“我们只是新人,出版费也不多,算是赔本赚吆喝。不过,我要说的重点不是这个录音带,而是发行录音带的这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