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3/4页)

崔组长觉得小狄的知识面涉猎比较广,又是经贸大学的学生,本身有一定的经贸知识储备,便跟主任建议,在翻译室的竞赛名单里,加上了狄思科的名字。

包括非通用语种在内,翻译室的参赛队伍一共有七人。

英语组这边是汪妍妍,狄思科,以及刚陪领导出访回国的陈诚。

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四岁,主打的就是一个年轻记性好,反应快。

而且狄思科是个实习生,平时没什么工作压力,崔组长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把他加了进去。

毕竟他的资料检索能力还是很强的,能给其他人节省不少时间。

狄思科甚至还因为这次知识竞赛,被崔组长单独约谈了。

总结下来就是,多多努力,为翻译室的荣誉而战!

狄思科本就对这种知识问答类的比赛非常感兴趣,再加上部里竟然要大手笔地奖励第一名的队伍,每人一张电视机票。

那他就更得争取头奖了!

他虽然拍过电视广告,但他们家还没有电视机呢!

彬彬都是去邻居家蹭电视看的。

成功被画了大饼的狄思科,把已经压箱底的课本找出来,夜以继日地整理经贸竞赛的知识点。

偶尔还跟同样要参加竞赛的杜斌互通有无一下。

汪妍妍是从外语学院毕业的,以前学过一些经贸知识,也只是自学的皮毛。让她凭那点内容去参加知识竞赛,她是不敢的。

万一答不上来,那可就在全系统内丢人了!

所以,她这段时间在办公室里,开口闭口都是小狄。

有空了就要喊小狄考考她。

狄思科手上整理着资料,随口考她一个“什么是南南合作”或者“什么是外汇留成制度”。

汪妍妍若是顺利回答出来了,能乐呵一下午。

感觉冠军席位唾手可得。

这次的比赛规则非常变态,不但要求口述答案,采用的还是车轮战。

每个参赛队伍派出一人,轮番回答问题,答不上来或答错的成员直接淘汰,换同组的下一人上场。

若整组人都被淘汰了,那这支队伍就彻底出局。

据说,这是部里有史以来玩儿得最大的一次知识竞赛。

口试考的不但是记忆力,知识储备,还有语言表达能力。

你要是答题的时候嗯嗯啊啊,磕磕绊绊,还净是口头语,给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人的表达能力不行,或是不自信。

所以,大多数参赛成员都是年轻人。

初生牛犊不怕虎嘛,就算被淘汰了也不丢人。

如果有领导敢带头参加这种比赛,那至少说明这位干部的基本功扎实,业务水平高。

要是再拿个不错的名次,在下一次考察干部的时候,也许会得到组织部门的更多关注。

初赛在各司局的内部进行。

不知团委和行政司是如何考量的,交际司竟然是所有司局里第一个进行比赛的。

比赛时间是周日上午,所以来赛场看热闹的同志特别多。

一是看看这新鲜的车轮战到底如何进行,二是过来打探一下敌情。

团委为了打响知识竞赛的第一炮,还在各处室入场时,搞了一个盛大的入场仪式。

像运动会似的,每个处室选一个人在前面举牌,带着大家入场。

各处室都把本单位最漂亮的女同志选了出来举牌。

可是,翻译室的队伍,选来选去,选中了狄思科。

并不是选不出漂亮女同志,主要是一个队伍里有五位年轻女同志,选谁不选谁,都挺得罪人。

索性就由主任拍板,把室草狄思科推了上去。

是以,当翻译室由狄思科打牌,带领大家入场时,观众席那边立时就引起了轰动。

这小伙子挺帅呀!

狄思科本就长得高,仪态又在歌舞团专门培训过,为了让他高调亮相,翻译室主任还给他借了一套很精神的戗驳领西装。

那星光度可真是噌噌往上窜。

他穿服务员衣服的时候,都能被阅人无数的于童一眼相中呢,更何况是经过训练和精心打扮过的!

坐在观众席观战的翻译室孙主任,立马带领大家啪啪鼓掌。

看咱翻译室的姑娘小伙多精神!

长脸!

不过,毕竟是知识竞赛嘛,这些花里胡哨的内容也只是起到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大家真正想看的,还是车轮战。

正式比赛开始,翻译室第一轮派上去的是英语组的陈诚。

这位大哥多次跟随领导出国访问,是见过大场面的。

答题时不紧不慢,条理清晰,非常能压得住场子。

说实话,让他上场属实是降维打击。

翻译室算是交际司里最注重实践的业务部门,要是谈吐不合格,都站不到领导跟前。

陈诚一个人就淘汰了另外四组的十五个选手,赛场上的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直到被提问了国际贸易实务中的计算题,用保险费率常数表为货物改报CIF价,他才被难住,无奈下了台。

最终这道题由护照签证处的一位女同志解出了正确答案。

狄思科接替陈诚,第二个上台。

汪妍妍在他身后握拳大喊:“小狄,你争取血战到底啊!最好不要劳驾我们女同志出场!”

观众席上传来一阵起哄的嘘声。

这是看不起谁啊!

不过,狄思科虽然年轻,大家却并不敢小觑他。参加这种比赛,年轻才更有优势!

尤其是尚未毕业的大学生,知识还没还给老师,正是知识储备的巅峰时期。

狄思科上台后,特意放缓了答题语速,这是陈诚教他的。

他平时说话的语速有点快,上台答题的时候比较吃亏。

万一出现了卡壳就很明显,所以陈诚建议他答题时放慢速度,也给自己一些思考的时间。

狄思科对主持人的提问并不紧张,这种知识问答类的比赛,是他的强项。

所以当初文理分科的时候,他才选择文科。

凡是可以死记硬背的科目,成绩都没有低于九十五分的。

狄思科在台上,一道题一道题答过去,眼瞅着就能把隔壁几组全都熬到淘汰了,却突然冲出来一位劲敌。

正是他在书法比赛上遇到的那位徐姓领导。

这回他终于知道人家的身份了。

综合处的徐处长。

看年纪已经四十多,快五十了,但是答题能力非常强。

狄思科感觉得出来,他对那些知识是死记硬背,但人家已经融会贯通,可以用于实践了。

两人你一道题我一道题,一时间难分胜负。

不过,当狄思科被提问到有关《海商法》的内容时,终于卡了壳。

他对法律这块涉猎不多,提前准备的知识点里,并没有这方面的内容。

也算是他疏忽了。

只好无奈下台,换了俄语组的大姐大上来,跟那位徐处长鏖战了十几个回合,才为翻译室拿到了晋级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