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3/4页)

“我没耍小聪明啊!”狄思科犟嘴。

“让你给于暄补课都没时间,会有时间去参加青歌赛?”

他跟安姨的谈话,她那天也听到了。

这小子平时从早忙到晚,学谈判资料要学到二半夜。

在这种工作强度下,怎么可能有心思参加一个跟他八竿子打不着的青歌赛?

“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回去认真上班吧,老黄已经报名了专业组的比赛。”于童扔了一个新手帕给他擦口水,“只要他取得了名次,你们那张录音带的销量就差不了,你就不用跟着操心了。”

狄思科:“……”

还真是用力过猛了。

“于童,我可不是单纯为了帮你,”他想了想又加上,“跟老黄啊,这是我们单位的文体活动,办公室的领导同事都知道我要去参加比赛,中途退赛可不行!我今天来就是想让你帮我选选参赛曲目的。”

“你真的报名了?”

“真的!”狄思科将手绢叠好放进自己裤兜,“我报了业余组的通俗唱法。黄哥报的通俗还是美声啊?”

“专业组美声。”

“专业组的竞争挺激烈吧?全国文艺团体的专业歌手齐聚一堂,黄哥这组有点难啊。”狄思科自荐道,“于童,你还是把重心放在我身上吧,我毕竟也是受过几个月专业训练的,放在业余组里多有优势啊!”

“你以为业余组里就真的都是业余选手?”于童觉得他天真得可爱,“很多参赛选手虽然不是专业歌手,但都是拜在名师门下的,你才练了几个月就想拿奖,干脆美死你算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狄思科索性躺平了。

“那你说吧,到底用不用我参加这个比赛!我都听你的!你要是说不用我参加,那我就回单位退赛去!”

“你都已经报名了,还退什么!你回学校学习去吧,参赛曲目我再帮你琢磨琢磨。”

老黄和陈玉娇,一个专业组美声,一个专业组民族。

她的计划里,并没有让狄二狗参加青歌赛这一项,她还得研究一下通俗唱法的比赛规则。

不过,让狄二狗参加比赛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能提高专辑销量不说,兴许还真能给他第二阶段的实习资格上一道保险。

*

有了于童这位专业人士帮自己选曲,狄思科对比赛的信心呈几何倍增长。

自觉已经将人哄好了,他这几天的心情简直阳光灿烂,学习效率都跟着提高了。

周六傍晚,狄思科将所有工作都早早做完,难得准时准点下了班。

他先骑着自行车,去自己那两套门面房附近转了转。

相比于那套四合院,这两间门面房要回来的过程中,没遇到什么太大阻力。

只不过,房子在房管局手里的时候是公房,房租也是按照公房的统一标准收租的。

与这条商业街上的私产房相比,房租低了将近一半。

狄思科将房子收回来后,当然不可能再按照公房的标准价对外出租,价格要跟其他私产房看齐。

茶叶铺子的老板是个体户,觉得租金太高,不打算续租,明年一月就要正式搬离。

反倒是他不怎么抱希望的那间国营冷冻服务部,跟郭美凤来回拉扯了几个回合后,财大气粗地决定按照新价格,继续在这里经营下去。

狄思科今天过来,除了想巡视一下自己的两个门面房,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将出租的告示贴出来。

为茶叶铺子的这间门面房寻找新租客。

“小狄,好久没见你过来了。忙什么呢?”冷冻部的经理见他往墙上贴告示,便溜达出来搭话。

“忙着学习呗。”狄思科笑着说,“张经理,您要是有熟人想租房,也帮我推荐推荐。最好能跟您这冷冻服务部配套,你们彼此能借上些力。大家都生意兴隆!”

“我听你家老太太说,你们兄弟想用那间铺子开音像门市部,怎么改主意啦?”

“咱们这条街上已经有两间音像门市部了,我二哥不想在同一条街上抢生意。”

而且这条街的租金贵,他若想开门市部,随便找个有汽车站的店面就能开。

“你先把告示贴出来试试吧,”张经理说,“要是一直碰不到合适的,你就找个房信铺子问问,他们那边的业务多。”

时下的老百姓租房大多是去房管所的,解放前那些帮人拉房纤儿的,因为没有生存土壤,早就转了行。

不过,有需求就有市场,最近有些拉房纤儿的又做回了老本行,重新做起房屋中介的买卖。

狄思科贴好了出租告示,又骑车去了一趟四合院。

十五户人已经陆续搬走了十户。

剩下的五户中,有三户已经在找房了,狄思科并不催人家搬家,反而让他们慢慢看,找到合心意的,只要过年前能搬走就成。

他现在只愁那两户占据正院,油盐不进的钉子户。

房管局、街道办,还有他们各自单位的同志,都来这两户人家做过劝搬工作。

不过,这两户人家结成了同盟,说什么也不搬。

两家都有上了年纪的老人,话稍稍说得重了,他们就捂着胸口往后仰。

郭美凤曾经放话,如果他们坚持不搬,她就闹到这两家儿女的单位去。

问问单位领导,非法占用他人房屋的人,还有没有升迁资格?

狄家人原以为这话必能将两家人唬住,毕竟大家都是拿死工资的,谁能不在乎自己在单位的名声啊?

岂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郭美凤放话后没两天,这两家的儿子就纷纷带着老婆孩子住到了老丈人家里。

把最难缠的老人和一屋子破烂留在了院子里。

年轻人没住你的房了,你总不能再去人家单位告状了吧?

狄思科人生阅历尚浅,也是头一回跟这种人家打交道。

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要是真的像二哥说的那样,文的不行就来武的,最后能得到什么结果就不是他能掌控的了。

“徐大爷,你们运输公司的领导已经承诺了,会给你们家安排一套最好的房子,能跟公司经理当邻居,您为什么就死犟着不搬啊?”狄思科蹲在老头门口闲聊。

“不为什么,我不想住楼房。”

“但我看您家俩儿子都挺乐意的,您也为孩子们考虑一下嘛。”

“我为他们考虑,谁为我考虑?”徐大爷躺在摇椅里,“那么高的楼梯,我上去就下不来了!你看那三个小子,哪个是能天天背我下楼晒阳阳儿的?估计我下次下楼就是上八宝山了!”

“不住楼房的话,你们单位也能提供平房呀!”狄思科给他说了几个地址,“这不都挺好吗?还有配套的重点小学,中学,您孙子孙女上学也近便。”

“都是为他们考虑的,没一个是替我考虑的!”徐大爷气不顺地说,“搬一次家能去了人半条命,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折腾什么?再说,搬去了新房子,连个老街坊都没有。我跟谁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