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4/4页)

“行啊,怎么不行!”三哥第一个举手表态。

只要能明确这房子里有他的一份就成了。

至于什么时候才能分给他,他倒是不在乎。

郭美凤感慨道:“我真是盼着你们都能有出息,每人有一套大房子,我也就不用操心了!”

二哥在她肩上拍了拍,“妈,您还是赶紧去睡觉吧,别做梦了!”

“滚蛋!”

老狄家正式搬家的时候,许多老邻居都来帮忙了。

毕竟做了几十年的街坊,好多人都拉着郭美凤忆往昔,舍不得她搬走。

郭美凤抹抹眼泪,将提前准备的喜糖分给大家说:“我家老大两口子还要留在这里呢,我隔三差五也要回来看看。大家想我了,就去北海公园那边坐坐,反正地址都知道,距离又不是很远。”

“美凤,我下周末去你家做客,你欢迎不?”快嘴婶问。

“欢迎啊,但你嘴上可得有个把门的,别把我家那点事,全抖给我的新街坊啊!”

“哈哈哈,美凤,你千万别让她去。她可管不住那张嘴!”

众人调笑着,帮忙将东西搬上卡车,挥着手目送狄家人远去了。

北海公园这边,住进了新房的郭美凤,交代老二去门口放鞭炮。

二哥在乡下买了五万响的鞭炮,将院子前前后后都铺满了。

狄思科怕这鞭炮会引来火灾,临时抽了一根水管出来,在旁边严阵以待。

五万响的鞭炮在院子里噼噼啪啪地炸响,成功把附近居民全都引了出来。

社交达人郭美凤提着她那一兜子喜糖出门,直到放完鞭炮,时间都过了中午了。

这老太太也没能回来。

“你奶干嘛去了?”狄思科拉住彬彬问。

“去左邻右里串门了,隔壁有个奶奶做了韭菜盒子,她在人家家里吃上了。”

狄思科:“……”

不愧是郭美凤。

“那去问问你爸,咱晚上吃点什么啊?我到市场买菜去。”

彬彬瘫在椅子上不动地方。

“还跟你爸冷战呢?”狄思科在他鼻子上捏了捏。

林桐来得太突然,这孩子一点准备都没有。

这些日子在家里一直别别愣愣的,连亲爹都不想搭理了。

“小叔,我跟你住行不行?”

“行啊,怎么不行!我都给你准备好房间了,就在我隔壁。”

“真的啊?”

“嗯,专门给你留的,你妹妹和你妈肚子里那个都没份。”

彬彬闻言就高兴了,咧着豁牙跳起来,“那我先过去看看!”

“还是先把你奶喊回来吧!一家子都等着她一起吃乔迁宴呢!”

郭美凤刚搬了新家,就跟街坊们搭上了话,在外面也不知跟人家聊什么,竟然聊了一下午。

匆匆回来跟大家吃了一顿乔迁宴,又风风火火地出了门。

再次回来的时候,她胳膊上套着一个红袖箍。

“妈,您又当官啦?”狄思科调侃道,“这次是哪里的官儿啊?”

“哈哈,还是义务巡逻队的。”郭美凤得意道,“这活儿我都做熟了,出去巡逻的时候,能跟街坊们说说话。过不了多久,咱家就能融入进来啦!”

二哥叼着一截黄瓜出来说:“咱在本区搬家,居然也成外来人口了。”

“你跟大家伙不熟悉,就是外来人口啊!”

郭美凤不想跟他这种觉悟低的落后分子说话,眼瞅着新闻联播的时间快过了,慌忙打开了电视机。

*

经贸部机关院里,有一栋二层小楼。

刚分配来单位的青年干部们,可以在这栋小楼里申请到一间单身宿舍。

方堃虽然还没正式入职,但有庞庆祖帮他打招呼,仍是顺利申请到一间单身宿舍。

不过,这宿舍的条件实在一般,十人一间屋子,摆了五张上下铺,只有两张书桌。

他之所以经常在单位加班学习,主要是宿舍里的条件还不如办公室呢。

比他学校的住宿条件还艰苦。

但住在部委的单身宿舍里,也有一个好处。

这里是市中心,他下了班偶尔能去看电影,不出去逛街的时候,还可以在二楼的走廊里看电视。

单位给他们在那边放了一台14寸的彩色电视机。

每天晚七点的时候,在家的青年干部们,都要聚在那里收看新闻联播。

今天也不例外,一帮人围着电视机,等待新闻之后的天气预报。

然而,今天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同。

新闻之后,竟然紧接着就插播了一条很长的广告!

这条将近一分钟的广告里,穿插了好几个小故事,主题都是关于“讲文明懂礼貌”的。

广告主题曲的旋律轻快,朗朗上口。

歌词也是“走路让道,尊老爱幼”,“大家有礼貌,生活多美好”这类倡导鼓励性的用语。

有个女同事跟着哼了两遍就学会了。

“我听这声音好像有点耳熟啊?”

“确实有点耳熟,应该是哪个歌星唱的。”方堃哼了两句,也跟着附和。

“肯定耳熟啊,”闻笙箫指着电视屏幕说,“这不是你们翻译室的大明星吗?”

女同事凑到电视机前辨认,果然是翻译室的狄思科。

广告里的他,正跟几个小学生说:“开头几句话是文明礼貌的标志,大家要学会礼貌用语哦!”

“之前就听说他去拍广告了,没想到是这种广告!”闻笙箫用胳膊撞了撞方堃,“这条公益广告紧挨着新闻联播,小狄这是要发达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