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2/4页)

否则也不会给孩子找个舞蹈老师都得靠碰运气。

于童笑着说:“要是想走专业路子的话,确实需要找老师指导一下。如果只是给孩子培养兴趣爱好,在少年宫学舞蹈就可以了。那里有两位老师就是从我们歌舞团出去的,当年的水平都很不错。”

管歧珍只想给孩子培养个爱好,连忙问了那两位老师的名字。

于童报了她们的姓名,“您可以让朵朵去她们的班上试听两节课,如果想转班的话,我跟老师打声招呼。有的孩子刚学跳舞时,接受的比较慢,可以请老师多关照一些。”

凭借曾经的专业舞蹈演员身份,于童成功融入了校友会。

回答了好多妈妈们的问题,顺便还将自己的名片发了一圈。

她之前并不打算在校友会上发名片联系业务。

毕竟狄二狗根基尚浅,她得照顾他在这些大哥大姐跟前的面子。

不过,狄思科本人对此并不在乎,校友会本来就是交际场,朋友带朋友,关系托关系。

有人情才能有往来。

这次麻烦了别人,他以后找机会还回去就是了。

所以,狄思科极力劝说她多带两盒名片,将能发到的人都发到。

有人接了名片后,果然很感兴趣,询问她的文化公司是做什么业务的。

“主要做演员和演出经济,承办大型演出和活动策划,”于童笑着介绍,“目前正在做的项目,是港岛歌星方菲小姐的演唱会。”

“小于,方菲的演唱会是你们公司组织的呀?”有位大姐将一大盆水煮鱼端上桌,闻言便好奇地问,“报纸上说她演唱会的门票三个小时就卖完了,是真的吗?”

“确实。”

“真的买不到票了?”大姐面露怀疑。

“嗯,售票窗口已经售罄了。”于童很有耐心地回答。

她刚才已经听人介绍过了,这位大姐是这家饭店的老板娘,也是张海岩的亲姐姐。

张大姐送完菜就不走了,拉过一把椅子坐到于童旁边,好奇地问:“听说她那三场演唱会,有好几万张票,真的都没了?”

“票肯定还有一些的。”于童颔首说,“但是不对外出售。”

张大姐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我猜你们肯定得留着票,准备卖大价钱呢!我们老家那边开了一个录像厅,也跟你们这个演唱会一样。一大清早明明没人去看,还非得说已经满座了。惹得那些小年轻半夜就去排队看录像,而且票价还涨了好几毛。”

“大姐!”管歧珍出声。

这么说可是要得罪人的。

“都是自己人,我还不能说话啦?”张大姐有点怕这个当干部的弟媳妇,缩了缩脖子,又继续说,“我也不是胡乱问的,小于要是还有票卖不掉,可以放在我店里帮她卖一卖嘛,我不要提成,到时候让小于送我几张门票就好啦。”

她这店里也不是第一次帮人代卖东西了。

弟弟在财政口当处长,还经常带朋友来她店里,她这饭馆是不缺客流的。

她帮别人代卖东西,能抽一份提成,对方还能尽快走货。

这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买卖。

她问问怎么啦?

见张大姐又开始不分场合地拉生意,管歧珍微不可查地蹙了蹙眉。

张海岩什么都好,就是这一大家子穷亲戚,让她招架不住。

张大姐当年为了供弟弟上学,嫁给了瘸子。

如今张海岩出人头地了,不但把姐姐和外甥接来了城里,还给大姐开了一家川菜馆子。

管歧珍不是小气的女人,老公想回报家人,她是支持的。

但张海岩的某些决定,她却并不认同。

就比如这次校友会聚餐地点的选择。

留在北京发展的校友和家属,有一半是北方人,北方人少有能吃辣的。

他为了给大姐介绍生意,非要把地点定在这个川菜馆子里。

而校友会聚餐是要收份子钱的,你收了人家的钱,又不让人家吃好,这不是擎等着被人背后嘀咕吗?

张海岩坚持将地点定在这里,她便只好提议由自家请客,以免收钱得罪人。

她这个大姑姐大字不识一斗,却能在首都将饭馆开起来,其实也是个能干的女人。

只不过,或许是成长环境所限,张大姐简直钻进了钱眼里,遇到有利可图的生意就想插一脚。

完全不分场合,不看眼色。

这种人在老家做个小买卖,肯定能风生水起。

但她在北京做生意,又有张海岩经常介绍客人,她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张海岩。

这就非常不合适了。

“大姐,既然于总说门票不对外出售,那就是不出售的,哪里有门票给你卖!”管歧珍在自己身边加了一把椅子说,“菜上齐了吧?你来我身边,咱们一起坐。”

张大姐仍是不死心地问:“小于,你们那个门票真的不卖呀?你放心,票放在我这里,票价翻倍也能卖得出去。”

“真的不卖。”于童遗憾道,“我们确实留了一些门票,但那是送给赞助商的赠票。哪怕您能帮我卖出一百块一张的价格,我也不能把这批门票拿出来卖的。”

那样的话,她跟票贩子有什么区别?

钱不能这么赚。

张大姐眨巴着眼睛问:“啥子是赞助商?”

于童望向大家,解释说:“方菲小姐的演唱会是港台歌星在内地举办的第一场演唱会,它所代表的意义是其他演出不能比的。所以,最近有不少赞助商找上门来,想要出资赞助方菲的这场演唱会。”

“还有主动上门给人送钱的?”张大姐不相信。

“赞助商当然不是白给钱的,他们想将自己企业的横幅挂在演出场地内。”于童骄傲道,“演唱会的关注度高,方菲歌迷的热情也高,三场演出总共有将近六万名观众。这种集中宣传的机会,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

管歧珍是个很精明的女人,又在商场上混迹了好几年,只听她的话音,就基本明白她的意思了。

“于总,现在赞助你们这场演唱会的赞助商很多吗?”

“具体有多少赞助商还不能确定,方菲的经纪公司打算将她这场演唱会全程录像留影,以后会出版演唱会录像带,而且还会有很多媒体到演唱会现场采访。所以,这些条件还挺吸引赞助商的,港岛那边的赞助可能会比较多。”

不过,录像带和记者确实有,但赞助商还没影呢。

于童心想,也不知这管经理有没有兴趣当他们的第一个赞助商。

管经理随意打听两句,就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了,转而又跟其他家属和校友聊起了单位里的事。

于童也知道人家的校友会,不可能总围绕一场演唱会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