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4页)

他打算先给俩孩子听英语录音带,听着听着就能听困了,趁着他们睡觉的时候,他可以抽空去人大上个课,下午回来以后,再带他们出去溜溜。

然而,狄嘀嘀和狄嘀嗒今天也不知怎么,突然就好学了起来。

听了三盘录音带,竟然还精神得很,而且一直嚷嚷着出去玩。

狄思科瞧一眼手表说:“我上学和工作的时候那么忙都没逃过课,今天倒是要因为你俩逃课了。你们要去哪玩啊?”

俩孩子说不出个所以然,反正就是要出门。

一人抱着一只熊猫,站在大门口,还打算把两只小狗崽带上。

狄思科跟他们商量:“小狗还太小了只能在院子里玩,要是想跟我一起去看奶奶的话,就不能带小狗。”

两人手拉手交头接耳,不知是怎么商量的,又跟爸爸提条件:“带猫猫去。”

意思是,二选一,留一只在家里。

“不行,出门不能带小动物。”

在无情老父亲的催促下,两人最终只抱着熊猫,噘着嘴上了车。

二舅妈从小带他俩,不舍得看孩子委屈,帮着商量说:“要不把小狗带上吧?我帮忙看着。”

“哎呦舅妈,您可别被他们骗了,一会儿到了片场,看到了新鲜事他俩就把小狗忘了!”狄思科操纵着方向盘说,“那两只狗那么能跑,万一跑丢了又是麻烦事!”

郭美凤已经进组两个月了,不过这部电视剧也算是命途多舛。

因为资金短缺停机过两次,为此主演走了三个,只有郭美凤为了上电视,依然无怨无悔地坚守着。

于童瞧着婆婆对这个荧屏处女作实在太执着了,于是又给剧组投了一笔钱,让剧组继续拍摄,顺便要来了音像制品发行权。

几人抵达摄影棚时,有一场吃饭的戏正要开拍。

狄嘀嗒看到了戴着花套袖的郭美凤,大喊了一声“奶奶”。

被爸爸“嘘”了一声,就转而跟奶奶挥手拜拜。

得到郭美凤的回应后,才算是消停下来。

郭美凤饰演的是女主角的远房姑妈,因为做事勤快,被主角一家请到家里来当了保姆。

所以,她在这个家里的身份是很特殊的,既是保姆,又是主家的长辈。

狄思科没看过剧本,原以为她这个角色与二舅妈类似,应该是那种默默做事的长辈。

可他只看了两场戏的拍摄,就觉得郭美凤的角色性格与二舅妈完全不同。

这就是一事儿妈啊!

又菜又爱管闲事。

主角一家每天遇到的麻烦,有一大半都是这个保姆带来的。

就比如他们正在拍的这场戏,女主角下岗后自己开了一家婚姻介绍所。

市容办的同志要求整条街的商户,都要响应政府整顿市容市貌的号召。

在每个商户门口摆放统一鲜花——串儿红。

每户十盆,去市容办领取。

当然,这种鲜花不是免费的,每户需要交十块钱。

郭美凤饰演的远房姑妈听说以后,不但将女主给她买花的钱密了下来,还去市政府把市容办给举报了。

举报他们巧立名目乱收费。

之后的两集内容就会围绕举报带来的后续影响拍摄。

“妈,您演的是个反派啊?”两场戏结束后,狄思科问。

“我可不是反派,我是正面角色!”郭美凤坚决不承认自己是反派,“我这个人物的性格比较复杂,导演说了,我的存在为推动剧情起到了巨大作用。”

狄思科心说,作用确实挺大的,没有这个事儿妈,这部电视剧可能就拍不下去了。

而且这个角色还挺矛盾的,只通过今天这两场戏就看得出来,爱占小便宜又爱管闲事,胆子大,有点侠义心肠,又看不惯社会不良风气。

毕竟不是哪个老太太都敢跑去市政府实名举报的。

如果郭美凤能把这个充满矛盾的角色演出彩,没准儿还真能让她火一把。

“妈,您还不如演街道办主任呢,保姆这个角色有点像反派角色,万一以后火了,您不怕在街上挨揍啊!”

“……”郭美凤抱着孙女说,“我可是刀马旦出身,谁揍谁还不一定呢!”

狄思科:“……”

看来您也知道自己这个角色不讨喜了。

他带着两个孩子在摄影棚里泡了一天。

除了渴了饿了尿了,这俩崽会哼哼唧唧,其余时间都一眨不眨地盯着他们奶奶在前面拍戏。

他俩还跟工作人员们学会了鼓掌,每拍完一场戏,就随着大家一起啪啪鼓掌。

郭美凤下工回家时,他俩已经累得电量耗尽,上了车就呼呼睡了起来。

狄思科觉得,在做事专注这一点上,他闺女儿子是青出于蓝的。

他小时候上课经常溜号,从没有他家狄嘀嘀和狄嘀嗒这股认真劲儿。

*

两个娃被累得一觉睡到第二天,狄思科去上班的时候,感觉这次带娃任务完成得非常圆满。

上个月的工资已经开了,下次再开工资还有大半个月,这两天也没什么人来要账。

狄思科忙里偷闲,一上午的心情都很不错。

直到午饭前,钱运旺递了几份医疗报销单给他签字。

自他上任以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往他这边递的医疗报销单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

但他至今一份也没签字,全都暂时压在了抽屉里。

这些都属于大额报销单,超出了一般领导的审批金额,才会送到他这个第一副厂长手里。

大额报销单就有这么多,小额单子更是数不清。

他查过去年的医疗报销账目,只去年一年,日化厂就产生了两百多万的医疗费用。

整个厂的在职和退休职工加起来,总共2700多人,平均每人每年要产生将近750块的医疗费用。

要知道,治疗一个伤风感冒,每次只需要一两块钱就差不多了。

退一万步讲,即使最近两年药费变得越来越贵,十块钱以内也能治好最常见的感冒。

日化厂的在职职工一半以上都是青壮年,有些人一年都去不了一次医院。

日化行业可能会出现粉尘或生产性毒物引起的职业病,可是他让人把所有跟职业病有关的报销单找出来,加在一起也不超过三十万。

狄思科实在弄不清,这每年两百万的医疗费用是从哪里来的。

医药费支出,都块赶上工资支出了!

他拿起那几份报销单翻了翻,其中一份的名字非常眼熟。

陈金水这个名字,他已经见过三次了。

他将抽屉里的一沓子报销单取出来,又从中找出了陈金水的另两份报销单。

一份是年初肺结核住院的单子,一份是上个月腿骨骨折手术住院的单子。

今天这份主要是药费单子,其中还包括十全大补酒和虎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