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2/4页)

小年轻在这方面没什么经验,本就对中央台这样的大衙门存在敬畏之心,这样怎么能去谈生意!

“到时候我跟你一起,”刁福庆想了想又说,“可以去问一下狄厂长,看他是否想一起去了解情况。”

*

狄思科此时正与另三位厂长坐在会议室里,出席会议的还有供销科的业务员们。

厂里的业务员人数不算少,足足有20人。

其中十人是工人们口中的“关系户”,已经在供销科盘踞多年。

另外十人是最近刚从工人中选拔出来的优秀销售人才。

狄思科兑现最初的承诺,让三个月内销售额最高的十名职工进入供销科,成为了有编制的正式业务员。

新选拔的业务员各个干劲十足,非常珍惜这次的转岗机会。

在他们的对比下,供销科的部分土著,就显得相当不思进取了。

厂里原本没打算动这批人,可是新产品即将上市,全厂都盼着这次能打一场翻身仗,供销科的工作非常关键。

如果有些人还是这样只出工不出力,不在乎奖金提成,只拿个基本工资就心满意足的话,那厂里就只能请他换个地方养老了。

庄有德一直分管销售工作,率先清了清嗓子说:“大家可能已经知道咱们的会议内容了,新产品即将上市,厂里为此斥巨资研究配方、换包装、打广告。供销科的同志们在这场战役中非常重要,前期准备活动已经差不多了,能否打赢这场仗,就全看大家的了。今天呢就是一次总结经验会和誓师大会,咳咳……”

他最近咽炎犯了,说多了话就咳嗽。

供销科的老油子们正因他的老生常谈而昏昏欲睡,听到他这两声咳,反而强打起了精神。

“接下来呢,我把咱们供销科这段时间出现的问题总结一下。有些同志不太注意产品基价,有时销售报价要低于咱们的产品基价很多。以后厂里每三个月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一次基价,减基价销售的部分就要由业务员自行承担了……”

庄有德说话语速慢,等他一边咳嗽,一边将大家的问题讲完以后,别说业务员们了,连另几位厂长都想打哈欠。

狄思科的眼角被一个哈欠憋出生理泪水,趁着为庄厂长鼓掌的空档,他才顺便抹了抹眼角。

庄有德满意地压了压手说:“我最近咽炎犯了,接下来的工作部署,由狄厂长安排吧。”

几位副厂长齐齐在心里骂了一声老狐狸。

今天的会议内容他们早就提前透过气,除了刚才他介绍的那些,剩下的内容全是得罪人的。

狄思科倒是不怕得罪人,但是射箭要看靶子,谈话要看听众。

供销科里的情况比较复杂,不是一味敲打就管用的。

“首先我想表扬一下肖婷婷,金志国和崔红英三位同志,咱们的小红帽儿童牙膏还没有正式上市,但是这三位同志已经把工作做在了前面,只用试生产的样品就帮厂里拿到了三份订单!”

供销科长带头鼓掌。

这三人里,前两位是供销科老人儿,崔红英是从工人里提拔上来的,最近两个月比着签订单,算是供销科的三员猛将了。

“这样的同志,才是能跟上厂里发展速度的优秀业务员。”狄思科瞧着对面一张张昏昏欲睡的麻木面孔,笑着说,“下午开会确实比较容易犯困,那我说个事儿吧,帮助大家清醒清醒。”

老油子们强忍住哈欠,将目光投了过去。

“今天的会议,既是誓师大会,也是劝退大会,转岗大会!厂里打算给供销科加加担子,有些同志可能会不适应新规则,大家可以趁此机会提出转岗要求!”

“哗——”

上了这么多年班,从没参加过什么劝退大会、转岗大会!

“有些同志可能会觉得我危言耸听,大家都是老供销了,什么样的困难没遇到过啊?还能被厂里的这点小要求吓到?”

有人默默点头。

“那我就先介绍一个最大的改变吧。”狄思科笑了笑说,“原来厂里对供销科的销售额没有强制要求,全凭大家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从今以后,每年年初都会为供销科制定销售指标,由柳科长将任务具体分配到人。超额完成的部分会有相应奖励,没完成指标的当然也有处罚。”

老油子们只稍微动脑筋一想,就明白了厂里这样做的用意。

给整个销售科定指标,而不是给每个人定指标,压力几乎都压在了销售科长身上。

完不成指标的话,厂里直接找科长。

要是连续几个季度都完不成指标,正好有借口把科长撤了。

他们这个科长是老油子中的老油子,因着手下科员都是有些背景的,所以他这个科长虽有能力,却一直充当着和事佬的角色,主打就是搞制衡,谁也不得罪。

这回科长有了业绩压力,再想在科室里和稀泥,就不太可能了。

别的不说,那些出工不出力的老油子,他就得第一个想办法收拾了。

“如今已经是八月末了,想要制定全年指标必然不可能。那咱们正好能借着今年剩下的四个月时间搞一次演习,为明年制定指标提供一个参考。”狄思科装模作样地翻了一下自己的空白笔记本说,“经厂里研究,决定为供销科接下来四个月的工作,制定1500万的销售指标!”

供销科众人:“……”

厂领导莫不是疯了?

他们厂现在全年也没有1500万的销售额,否则也不会把厂子弄成这奶奶样儿了!

狄思科给大家简单算了一笔账,“供销科目前足有业务员20人,平均到人头上,每人每月的销售业绩只有不到19万!”

众人:“……”

每个月19万还少吗?

要知道有些专攻农村市场的业务员,每次拿回的订单都不超过一千块。

狄思科没理会大家嗡嗡嗡的议论,只问供销科长:“柳科长,你是供销科的当家人,你来说,四个月内完成一千五百万的销售指标,有没有问题?”

早就被厂领导轮番谈过话的柳勇嘎嘣脆地应承:“没问题!”

他去了解过小白兔牙膏的生产销售情况,人家的年产值高达6000万,平均下来每个月也有500万了。

如果厂里对新产品的广告宣传,真的能如领导承诺的那般,那么每月完成不到400万的指标还是有可能的。

毕竟这次的目标客户不只是北京和周边地区了,全国各大城市的商场柜台都要有他们的铺货。

在产品刚上市时打广告,有些客户不用他们费心寻找,就能自动送上门来了。

而且这400万的指标不只是销售儿童牙膏的,厂里的产品有将近20种。

光是成人牙膏就有两个牌子,四种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