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第2/4页)

自己这运气实在是不怎么样。

满春华是其他企业的领导,她也不想对粮机厂的经营指手画脚,但这次还有调研组的课题任务要完成,大家对这个课题投注了不少心血。

她拧眉听孟轶兴滔滔不绝地诉苦,听了一阵子就打断道:“职工一直都很体谅厂里的难处,即使私下有抱怨,也没闹出什么大事来。这次的事情可以说是群情激奋,把大家的不满全都推向了最高点,咱们厂领导想没想过是什么原因?”

见厂长不吱声,有个副厂长站出来说:“大家对厂子有感情,还是不想卖厂子。”

“去年也有客商明码标价来买地皮,那会儿工人们为什么不闹?”满春华说,“大家是想阻止卖厂么?大家只是不想低价卖厂!咱们要是把资产评估做到公开透明,职工们还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么?”

孟轶兴解释说:“我们的资产评估也是市里找人来做的,2350万的价格可不是我们厂里自己估的。客商还要接手咱们那么多职工,在价格上做一些让步,也是无可厚非的。”

“咱们在这里说这个有什么用?你去跟职工说,看看职工听么?”满春华指了指厂区大门的方向,“我的车进来时,厂门口还有好几个工人在静坐呢,厂里打算怎么解决?”

还能怎么解决。

人家不吵不闹,就在厂大门对面整齐地坐着,你能拿人家怎么办?

满春华又跟粮机厂的领导层了解了一些情况,最后说:“我们调研组的课题与产权改革有关,打算跟省里合作,推动成立省产权转让中心。省里想找一家试点企业试试效果,你们粮机厂愿不愿意当试点?如果有这个意愿的话,我可以帮你们向省里争取一下。”

省里最近正在大规模精简机构,产权转让中心能否正式成立还说不准。

但可以先选一两家试点企业,观察一下集体管理的效果。

孟轶兴迟疑着问:“主任,这个中心是做什么业务的?”

“省里还没做过,但北京和天津已经有试点了,主要就是为国有资产的流动提供一个平台,所有国有资产的产权交易都必须进场,资产评估、挂牌、招标等等步骤都在产权转让中心完成,确保国有资产在阳光下交易。”

满春华语重心长道,“工人们最怕暗箱操作,你们要是能把交易放在阳光下,有权威机构的监督和背书,即使最后真的只卖2100万,大家也无话可说。”

狄思科适时拿出刚从北京传真过来的资料,分发给粮机厂的干部们。

上面有很详细的产权转让操作流程。

孟轶兴盯着那份资料心情复杂。

他只想着给满春华面子,邀请党校调研组来调研,不料却弄来了一个什么试点。

人家把话说得很透了,做了这个试点工作,就能将交易放在阳光下。

若是粮机厂的领导们不同意,不就是明着告诉世人,他们之前的交易有猫腻吗?

孟轶兴将那个南方客商请来,确实有自己的私心。

但是他只收过对方两瓶酒和两条烟,跟所谓的几十上百万的好处费没关系。

他老丈人自己开着酒厂,效益非常可观,他家不差钱,他犯不着像许厂长似的,为了这点钱伸手。

眼瞅着粮机厂要不行了,孟轶兴只想尽快给厂子找个下家,趁着产权改革的热度,打出一个样板来。

只要厂子成功出手,他就有机会调任市农机局。

尽管农机局不是什么有油水的单位,但至少稳定体面,可比在企业当厂长舒心多了。

他算是看明白了,去哪个企业任职都不安全,说不准何时就天有不测风云,让厂子倒闭了。

所以,他想从企业跳出去。

不过,被工人们围了以后,他原本的计划被彻底打乱,去农机局的安排也泡汤了。

即使成功为粮机厂找到了下家,他接下来也不会有什么好去处。

孟轶兴死死盯着资料的眼神,仿佛要将那几张纸烧出窟窿,不知让厂子当了这个试点以后,能否也为他的前路带来一丝转机?

*

粮机厂这次吸取了教训,做决定前先开了职工代表大会。

职工代表全票通过成为省产权转让中心的阳光试点以后,才向上级提交了申请。

省财政厅国资办的同志来到粮机厂时,党校调研组的几个人一直在粮机厂摸情况,有幸见证了资产评估的全过程。

国资办评估组给出的估值是2470万,比南方老板给出的报价高了将近四百万。

但国企产权转让比较复杂,其中还有职工安置的问题。

工人们听到这个估值以后,倒是没再闹了,这个估值是权威机构给出的,即使低于心理预期,大家也能说服自己接受。

孟铁头像是突然活过来了一般,这几天在厂里走路都脚下生风。

他张罗着再次联系那位南方老板,继续合作谈判。

调研组在厂里待的时间长了,与孟铁头也熟稔了一些,张茂年见了他那副张狂的样子,就笑着说:“孟厂长,国资办已经帮咱们粮机厂挂牌了,你就等着好消息吧!”

孟铁头愣道:“挂什么牌?”

“转让产权的牌子啊!”张茂年故作惊讶地问,“你不会以为人家国资办的同志下来搞试点,就只是帮厂里评估一下资产吧?我前几天就在报纸上看到挂牌的通知了。”

孟铁头:“……”

你看到了咋不跟我说一声?

不等他问,张茂年就说:“我以为你早知道了呢。孟厂长,恭喜啊,我帮你们问过了,现在有三家企业对咱们粮机厂的产权有兴趣,再加上你找来的那个南方老板就是四家了。”

狄思科也跟着附和:“恭喜孟厂长,国资办打算对这部分产权进行拍卖,到时候四家竞争,兴许能把咱们厂卖出个好价钱。”

孟轶兴:“……”

这个消息真说不清是好是坏。

他也想把厂子卖个好价钱,但是如果拍卖价格高出太多,岂不是间接证明他之前的决定是贱卖国资,险些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这对他接下来的发展就更没好处了。

粮机厂是改革试点,国资办还要跟踪后续试点效果,所以这次保留了20%的国有股,只拿出粮机厂80%的产权进行拍卖,起拍价是2000万。

自打拍卖公示发出去以后,孟轶兴和粮机厂的干部职工就一直内心忐忑。

而调研组一行人却无法参加拍卖会,见证拍卖过程了。

他们这次在东北的调研已经逾期,需要尽快返回北京赶课题报告。

只能与众人挥手作别。

临出发前,狄思科找机会单独跟国资办派来的负责人聊了聊。

重点介绍了他去年参加中央台黄金段位广告招标时遇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