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第2/4页)

每一个人的事迹都很值得学习。

所以狄思科每天晚上看电视的时候,都把狄嘀嘀和狄嘀嗒带上。

尽管节目内容与他无关,但是可以让孩子透过这些人的事迹,了解其他人的经历和生活。

他俩虽然出生在这个时代,但很多事情都没经历过,还是懵懵懂懂的小屁孩。

正好可以通过这个节目,回顾历史,看看世界。

狄思科虽然只录了一集,但他的身影却出现在两集里。

打假人那一期,狄思科代表腾飞公司,向他颁发了聘任书,专门邀请对方担任腾飞公司的特聘打假人。

这个举动,不但降低了腾飞产品假冒伪劣的数量,也让对方正式开办了打假公司,走上了职业打假人之路。

随着打假人这期节目结束,很快就播出了《狄思科》的预告。

狄嘀嘀激动地晃了晃他的手臂:“爸爸,明天就该轮到你啦!”

终于等到了!

“嗯,”狄思科盯着屏幕里地自己皱皱眉,“怎么感觉比我本人胖一点呢!”

他这段时间挺注意运动的啊!

这礼拜跟徐叔阳打了两次球呢!

不过,这是上个月拍的,可能是那会儿长胖了。

狄嘀嘀很有经验地说:“上电视都比平时胖一点,你看我奶奶还有黄叔叔,在电视里都比本人胖一丢丢!”

但她上电视的时候还是很好看的!

弟弟问:“爸爸,咱们要不要给我大伯二伯他们打电话啊?让大家都来看你上电视。”

“那你俩负责打电话通知吧。”狄思科当起了甩手掌柜。

俩小孩兴致勃勃地给家里的所有亲戚打电话,由于三不五时就要打电话,这俩孩子连电话簿都不用翻,拿起话筒就能直接拨号。

将全家人都通知了一遍,甚至还给有飞行任务的小姑打传呼留了口信。

姐弟俩坐在一起查缺补漏,回忆还有没有落下的人。

“胡同里的街坊们由奶奶负责通知,”狄嘀嘀撑着下巴说,“明天咱们再去班级里说说,让大家都看爸爸的节目。”

闻言,狄思科出言阻止,“你俩适可而止吧,别在学校里通知这个。”

“为什么不能说?”

“说这个干嘛?”狄思科戳穿俩个孩子的小心思,“你俩是不是想去学校显摆的?”

“是啊。”俩小孩坦坦荡荡,“我们就是要显摆啊!沈思博还显摆他博士爸爸呢!”

狄思科颔首说:“我不阻止你俩显摆,但你们能保证以后考试成绩一直在班级前十名,上课不说话,遵守学校纪律吗?”

“能啊。”

“你俩好好想想再回答。”

狄嘀嘀想了想,他俩成绩还行,就是遵守纪律有点难。

见他俩不昂着脑袋得意了,狄思科才说:“你俩要是保证不了,就别去学校显摆。万一下次又不遵守纪律了,老师和同学就会说,狄谨言和狄谨行的爸爸都上过电视了,他俩还不遵守纪律呢。可见博士也是教育不好子女的。”

就跟那沈博士似的,桃李满天下,自家结苦瓜。

开了几次家长会,沈博士一直死守在讲台边的VIP坐席上。

而且不知从何时起,校园里形成了一股攀比风,一群小屁孩聚在一起比谁家有钱,谁家官儿大。

开小汽车的还要嘲笑骑自行车的。

狄思科和于童两口子,可以给孩子提供优渥的生活条件,但并不想让他们也学着跟人攀比。

狄思科在闺女的小辫儿上弹了一下说:“我们小时候,都以工人阶级为荣,谁家要是有捧铁饭碗的父母,那可真是倍儿光荣!哪像你们这代人!”

狄嘀嘀抢回自己的小辫儿说:“那我们不去学校通知了,我俩自己偷偷高兴,偷偷光荣!”

“哈哈,”狄思科被闺女逗笑了,“那你俩偷偷光荣吧!”

次日晚上,全家人早早吃好了晚饭,提前半小时就守在了电视机前等待《狄思科》的播出。

郭美凤沏了茶,准备了水果点心,四哥酱了一锅鸡脖子和鸡爪子,充当下酒菜。

一切就绪,就等待开播了。

“妈妈怎么还不过来?”弟弟跳起来说,“我去后面喊妈妈。”

狄思科拉住儿子,“你别去打扰妈妈,她明天有重要工作,忙完以后就自己过来了。”

于童被邀请参加市委举办的全市非公有经济代表人士座谈会。

她是从事文娱产业的,而且她的公司在市里算是规模很大的私营娱乐公司,市委早就跟她说好了,要让她在座谈会上代表文娱产业发言。

于童也是个要强的人,当着市领导的面发言,她当然得好好表现。

这几天一直在准备她的发言稿,连《20年20人》播出了,都没怎么顾得上看。

时针指向八点半时,《经济半小时》的背景音乐想起,于童推开客厅的门,匆匆赶了过来。

“还没开始吧?”

“没有,”狄思科往旁边挤了挤,给媳妇让出一块位置,“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刚播片头呢!”

《20年20人》是《经济半小时》的一个系列节目,主持人介绍完今天的人物后,很快就切入了正片。

因着20人的内容都是由周峰担任总编导和总策划的,所以20集的风格非常统一。

每一集都会有一个动情点,或是小高潮,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运动员那一期,以运动员退役后的迷茫为动情点,以是否要将名字当做产品名字为小高潮。

作家那一期,就主要讲了因为时代的原因,著作积压多年,作家冒着巨大的风险让作品出版。

而到了《狄思科》这一期,开篇就是那句话,“我三个哥哥的决定,跟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这个先考上大学的人,就好比经济特区。我成长起来以后,也要找机会回报家人曾经的付出,让大家共同成长……”

然后就放出了一张狄家人二十年前的全家福,当时拍的还是黑白照,屏幕上用箭头示意哪个是小狄思科,旁白也介绍了狄家的家庭情况。

“狄思科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北京市民家庭,父亲是电影厂的灯光师,母亲是一名戏曲演员,在六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五。用狄思科自己的话说,有父母,有哥哥,天塌了有他们顶着,他只负责傻吃傻玩就好了。小学时期,除了因为经常挨父亲的罚,练了一笔好字,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好。”

因为家庭条件有限,狄家兄弟在学生时期都没怎么拍过照片。

所以介绍狄思科少年时期的画面,除了那一张全家福,就是他的一张一寸证件照。

算是给大家展示一下他少年时的模样。

“在我们的采访中,狄思科曾多次强调,是时代造就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