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节 点到即止,心照不宣(第2/2页)

来人也倒吸一口凉气,这制砚名家本朝倒也不少,前明亦有,但这唐宋要称得上制砚名家的却真的少见了,而这家齐云斋虽说名气不小,但是却未必能找得出合适的物件来。

这一位手持王绍全的名刺来,点名要人来陪同办事,先前自家倒也没太在意,无外乎就是一些官宦子弟有些不方便的事情需要处理,商帮见得多了,只要是值得,都不是事儿。

但后续得闻一些消息之后,方才知晓非同小可,所以他也才亲自前来。

“冯公子,唐宋名砚这齐云斋一时半刻未必能有,若是本朝……”话语未出口,来人就被冯紫英打断:“想必足下知道我的来意,若是寻常物事,我也不必求上你们山陕会馆。”

见冯紫英如此斩钉截铁,来人便闭口不言,径直带着冯紫英入内。

好在这齐云斋委实算得上东昌府的头号骨董铺,倒也找出一方北宋吕道人亲手制作的澄泥砚。

三百两银子不二价,饶是冯紫英已经做好了被斩一刀的思想准备,依然咋舌不已。

这还是看在了山陕会馆来人的面子上,打了一个折扣,几乎是以收购价加了点儿佣金售出,否则便是五百两银子的天价了。

不过赶到总督衙门时却吃了闭门羹,无论如何厚言卑辞,那门房管事都是淡然拒绝。

这排队候着想见漕总的人如过江之鲫,岂会因为你一个小小国子监贡生便能入眼?

红包和名帖都收下,但是却根本不给一个准信,知道没戏,冯紫英果断离开,直奔山陕会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