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节 冯氏(第2/2页)

永隆帝不无烦恼地摇摇头,“没银子有没银子的苦处,有了银子却更能体会到银子的重要性,没银子的时候觉得啥都能忍过去,一旦有了现在还是画饼的样子,就觉得哪里都快熬不过去了,都需要银子了。”

卢嵩被永隆帝的话也逗得有些好笑,却只能忍住。

叹了一口气,收回思路,永隆帝转回正题:“柴恪对西北有些规划,以求确保西北局面不乱,但这需要一个有威望和手腕的臣子来担纲,柴恪朕是要让他回来的,现在不行,但是明年必须要回来,王子腾这段时间如何?”

卢嵩微微一惊,难道要让王子腾转任三边总督?这可不是一个好安排。

“陛下,王公刚从山西巡视回来,嗯,近日和牛公、陈瑞文、陈道先等人联系较多,嗯,也与其妹夫荣国公贾家来往频繁,……”

卢嵩的话让永隆帝微微一怔,眉头皱纹更深,“贾家?荣国公和宁国公?”

“荣国公贾家,宁国公那边并无动静,依然如故。”卢嵩明白永隆帝的担心,迟疑了一下:“那边并无异常,义忠亲王也有人在那边,……”

摆摆手,永隆帝嘴角掠过一抹轻蔑不屑的冷笑,“老大可真是多情种子啊,也不忌讳父皇了?”

这等话题,卢嵩自然不敢作答,只能沉默不语。

“唔,朕知道了。”永隆帝言归正传,“说说冯铿吧,此子的情况你说细一些,朕需要认真考察此人。”

卢嵩一凛,自己一直觉得自己已经足够重视此子了,没想到还是低估了,就凭皇上这一句话,就可以看出,这是皇上御极之后第一次以这种口吻来评点一个年轻人,上一个是张景秋,但张景秋年龄多大?此子才多大?

卢嵩便从冯铿的家世出身开始介绍,从其母系的段氏一族在大同的情况,以及冯段两家结亲到冯铿的成长历程,一直到临清民变的情况,一一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