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第一个学生(第2/2页)

“对于第二类,我们是这样考虑的,这类行商虽然看似钱银流通量大,但是他们多是异地存兑,这对于我们银庄来说会有一定风险和经营成本,那么对这种异地存兑我们是要收取一定手续费,当然对于这些客户我们可以考虑分级,当其信誉程度达到一定水准,或者与我们银庄合作达到某个标准,我们可以考虑免除,……”

冯紫英没有心思再多听下去了,就凭着段喜贵现在已经在开始谋划VIP用户和普通用户的区别来谋取更大利润时,他就知道这位表兄已经彻底被自己带上道了。

信誉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对海通银庄本身还是海通银庄的客户们,这是金融的核心。

所以当段喜贵喋喋不休的介绍如何挖掘优质客户,尤其是贷款客户,通过调查分析客户信誉和资产风险来进行放贷时,冯紫英真心想要给对方竖一个大拇指,同时也对自己能迅速带出一个无限接近于现代金融思维的学生感到无比骄傲。

甚至连段喜贵都觉察到了表弟在后半段的漫不经心,这让他也有些纳闷儿。

自己这位表弟对海通银庄的看重程度是不言而喻的,他甚至和自己说过相比于开海债券和特许金甚至是东番拓垦盐务,海通银庄才是未来大周的根本,这话让段喜贵都感到震惊又有些不敢置信。

大周的根本,这是上升到了一个什么地位了?

段喜贵有些不敢往深处想,只是这位表弟的话似乎从来没有放空过,他如此重视也就意味着绝非虚言。

“表兄,你提的这些我都很认可,但是单单今年要把扬州号、京师号和大同号开办起来,这就是一个非常重的任务,光凭你带出来的这些学徒们可远远不够,你怎么考虑的?”

这是关键,没有足够的人才人手,你要贸然去做这样大一件事情,那只会步子太大扯着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