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 性格决定风格(第2/2页)

宝钗点点头。

看得出来宝钗认为林家资产主要还是要稳健收益为主,唯一一个实业投资就是自己比较看好且就在家门口的临清贡砖,不过这倒也符合宝钗的沉稳的性格。

“妹妹的这个规划方略愚兄大致清楚了,很不错。”冯紫英把目光望向探春,“那我们再来看看三妹妹的,感觉三妹妹和宝妹妹的规划大相径庭啊。”

冯紫英的一句话就让探春紧张起来。

事实上之前她们俩都没有相互看过对方的规划,一直到冯紫英逐个问起宝钗的建议,探春才知道宝姐姐的这些想法意见,的确和自己的差距很大,甚至可以说南辕北辙。

不过探春仍然坚信自己的规划设想比宝姐姐的更好,这一点,冯紫英从探春倔强的嘴角翘起就能看得出来,这丫头对宝钗的规划并不服气。

“嗯,三妹妹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斥资十万入股海通银庄,哇,三妹妹这可是大手笔,三成多的银子投入到海通银庄,三妹妹能告诉我们你是怎么考虑的?”

说实话,冯紫英对探春的这个建议也是震惊不已,他没想到探春如此看好海通银庄。

之前探春就反复询问过海通银庄的规模和营生收益的渠道和方式,冯紫英当时还没太在意,像规模和股东构成他都刻意隐瞒了,但是对建立银装的目的和运营模式倒是和盘托出,也介绍了未来这家银庄要承接朝廷的田赋收兑。

不过在看到探春第一条建议就是入股海通银庄十万两,冯紫英就明白了这丫头是看准了海通银庄未来前景了。

“冯大哥,宝姐姐,如果这不是林姐姐的家产而是小妹我自己的家产,那么小妹会选择投入十五万两入股,因为我觉得作为大周第一家这种前所未有的银庄,又有朝廷的扶持,同时和开海息息相关的银庄,只要大周不亡,那么其兴旺可期,而且收益会源源不断,……”

探春脸上湛然生辉的自信表情让宝钗都忍不住有些羡慕,虽然她不太认可探春的这个观点。

实际上她也问过冯紫英海通银庄的情形,冯紫英也一样的回答,只不过她觉得探春恐怕只看到了丰厚利益的一面,而忽略了其风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