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节 谈兵务私事公说(第2/2页)

冯紫英老爹就是身经百战的宿将,冯紫英自小耳濡目染不说,而且也是亲自参与过,太知道这里边猫腻了。

这也是自前明以来,到现在大周也沿袭的监军制,为什么许多时候皇帝要派内侍监军的缘故,就是要防止这些武将们作祟作妖。

不过永隆帝继位以来对监军制不太喜欢,所以对此十分克制,无论是当年宁夏平叛还是西南播州之战,都没有派出内侍监军,现在永隆帝昏迷,自然就更不可能了,但这却是有历史的,一旦有土壤,自然又会萌发出来。

“听你这么一说,似乎料定北线战事会出岔子?”张怀昌越发有些不安了,“问题会出在哪里?”

“大人,你可千万别这么说,我可没说会出岔子,只是说北线尤世禄和苏晟度,这种蓟镇山西镇的双路配置有隐患,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主帅来统一指挥,容易出问题,但这只是有此可能,并非说一定会出问题。”冯紫英连连摆手,“既然如此,还不如优先考虑预备队的组建,防患于未然嘛,真要有什么不测,也能打个补丁,顶上去。”

张怀昌沉吟良久,最终还是同意了冯紫英的看法,左右就是几千支火铳的事儿,而且新宣府镇那边本来也需要配备,不过提前罢了,权当做个应急准备了,真要有事儿,便能拉出来。

见张怀昌同意了自己的建议,冯紫英心中也是一喜。

虽然并不希望见到北路军出岔子,但是他内心感觉却觉得这个岔子大概率会出,只是不知道出在哪里,会演变成什么样。

不过他暂时也顾不到这种事儿,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就行了,兵部同意了,而且是作为北线预备队的名义直接点名给了杨肇基部,那么陈敬轩都不能说什么,京畿钢铁军工建材联合体就能迅速将火铳拨发给杨肇基部,让杨肇基部现在就能操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