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节 以退为进,暗收明展(第2/2页)

把安福商人这桩事儿解决了,冯紫英也算是有了一个交待,朝廷现在缺银子,到处伸手,户部已经开始由走火入魔的状态,这其实是一个迹象,那就是战事一旦拖长,将会对北地和朝廷带来的不利影响开始显现。

毋庸置疑的是包括整个京畿地区在内的北地需要南方的粮食、布匹、药材、南货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北地的大旱加剧了这一需求的紧迫性,冯紫英前期所作的囤粮工作稍许缓解了这一势头,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势头会渐渐出现压不住的趋势。

毕竟榆关也好,大沽也好,囤积的粮食粮商们都能估算得出来,而老百姓也会在粮商们不断的小动作里意识到这粮食会越来越紧缺,日后的价格会越来越高,这会促使他们购粮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只要手里有些钱银便先把粮食买来屯着再说。

这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粮商和百姓的心态互相影响,不断推高粮价。

榆关、大沽的南方航线虽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海运粮食毕竟还是一个才出现没多久的新生事物,其运量还远无法和漕运相比,虽然段喜贵、薛蝌他们都在极力扩张,但是和京畿亿兆百姓的需求相比,这远远不够。

冯紫英必须要考虑其他一些应对措施。

黄汝良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这个问题上,不比其他,他更需要冯紫英的帮助。

“紫英,我知道你在各州县都开始种植土豆和番薯,这一点,我支持你,朝里有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总觉得外来这些物事不是正路,可现在老百姓肚子填不饱,都要闹事民变了,还说这些,身为朝廷命官,不脸红么?”黄汝良和冯紫英走出房间,“傅试做得很不错,诸公都看在眼里,吴甡的表现也很出色,香河交到他手里,时间虽然不长,但大有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