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节 接任之人,有始有终(第2/2页)

“此事我记下了,我幕僚中亦有一个对白莲教十分熟悉,看来又要派上用场了。”王洽点点头,“除了白莲教一事外,还有何事让紫英挂心?”

“涵仲兄你来了一样得操心,不过李大人来出任府尹,这事儿就该是他为主才是,就是这两路大军南下收复山东的后勤保障问题,当下夏粮尚未收下来,但顺天府今年也是歉收,但是我之前让部分州县种植了一些土豆和番薯,预计在一些旱情不算太严重的地方小有丰收,这些也可以用于军中后勤保障,这样一来也能腾出一些余地来,否则顺天府今年别想完成朝廷交付的任务。”

冯紫英简单把土豆番薯的种植情况介绍了一下,王洽这才知道冯紫英这个府丞居然还要管种粮水利这些本该是通判做的活儿。

这就有些超出职权范围了,但是之前吴道南也好,没人也好,府尹的职责要履职尽责,冯紫英自然责无旁贷,所以也没有计较那么多,但对于王洽来说,这等事情就不该他这个府丞来管,有治中,有通判,自己就不该插手。

见王洽的表情,冯紫英就知道对方有些不以为然,但他又不得不提醒对方,这也关系到西北军的军粮保障。

“紫英,这不该是我的事儿。”王洽断然拒绝。

“涵仲兄,顺天府丞和其他府的同知不一样,既然是京畿首善之地,就有特殊之处,出格之事作了也就做了,府尹据说是邹大人来做,可邹大人做学问没的说,人品公正,但是顺天府这些庶务,他做得下来么?”冯紫英反问。

选来选去,选了邹元标来作顺天府尹,这让冯紫英也很无语,但是邹元标是江右士人表率,人品忠直,经义诗赋造诣皆高,出任顺天府尹也不过就是一个寻常任命,但冯紫英却不认为这位邹大人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