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节 莅临大同,各方心思(第2/2页)

“谁说不必看重了?”崔呈秀斜睨了自己这个幕僚一眼,这厮看来有些糊涂了。

“冯家固然可能日后在军中影响力会慢慢消退,但是冯紫英不一样啊,他走的文臣之路,二甲进士兼庶吉士出身,还得了翰林院修撰的名望,这才二十出头就巡抚一方了,如无意外此番巡抚回京之后必定会升迁,这是坐四望三啊,呵呵,三十岁不到的三品侍郎,大周朝有过么?入阁拜相就只差年资而已了。”

幕僚也能听得出自家东翁话语里的艳羡,但是这能比么?

都说了人家是翰林修撰出身,而且两个座师一个阁老一个商部尚书,还有一个恩主是都察院右都御史,谁敢比?

看自己幕僚一头雾水的模样,崔呈秀也知道有些情况不必和他说,而且说了他也未必能理会。

自己的幕僚不算谋主,而是帮着处理政务的,真正核心谋略,崔呈秀更信任自己。

冯家在军中的势力可能会缓慢消退,他也听闻拿下山东之后,冯唐可能会卸任三边总督,只保留蓟辽总督一职,而西北军多半也要拆分。

冯唐年龄也摆在那里了,几年后卸任蓟辽总督,朝廷赐封一个国公身份,然后在五军都督府里挂个闲职,就算是得个善终了。

但走文臣之路的冯紫英却是前程似锦,所以冯家在军中会逐渐没落下去,段家却没有必要太过打压。

朝廷总还是要给冯唐一些体面,现在打压一下段家也是必要之举,恩威并济嘛,让段家明白一切皆为朝廷所赐,莫要忘乎所以,朝廷能给你,也就能收回来。

段家日后也可能成为类似于马家那样的地方勋贵,但要发展到冯家麻家那样顶级武勋恐怕都不太可能了。

所以如何对待冯紫英乃至冯家段家,崔呈秀心里都有数。

自己也需要借重冯紫英,但冯家段家一样也需要依靠自己,只是在军中自己爱莫能助,若是在地方上,自己倒是不妨帮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