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节 笼络自壮,养寇自重(第2/2页)

但陈继先南下了,也不代表危机就彻底解决了,西北军收复山东,下一步呢?

陈继先是肯定顶不住自己的西北军,只要自己南下,收复江南不是问题,解决掉陈继先,收复江南,还是要面临同样的问题。

朝廷不会容忍这样一支军队盘踞在中原或者江南,谁当首辅,谁当皇帝都不会答应。

可自己能退让么?不说辛辛苦苦地打造出这样一支军队出来的艰难,即便是自己想退,只怕手底下的部将们也不会答应,弄不好就要成分崩离析,酿成一场大的兵变,这又是冯唐不愿意见到的了。

他也就这个问题问过自己这个素来聪慧的儿子,儿子的回答是无解,文臣治国和武夫当国本来就是矛盾的,一个是处于退缩期保守状态下的王朝,一个是处于开拓期进去状态的王朝,但这种对比也不太适当,但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紫英的心思似乎很大,冯唐能够感受到儿子内心的野心,这既让他感到兴奋欣慰,同时也有些担心和恐惧。

这种矛盾的心态一直缠绕着他,使得他有时候想要退一步,当个富家翁,安安稳稳过儿孙绕膝的下半生,有时候又觉得连儿子都有如此宏远的野望,自己现在的条件不差,为什么不能替儿子创造一个更好的基础呢?

幕僚显然猜不到冯唐现在所想,他还沉浸在自己的思路中:“郓城和巨野只要拿下来,东平州的孙绍祖就呆不住了,只能退缩回济宁和兖州一线,现在我们的斥候已经发现邹县、滕县到韩庄这一线兵马活动明显多了起来,说明牛继宗在兖州的军队也有南下迹象,我估计是陈继先多半和牛继宗有联络了,这是要把徐州交给牛继宗啊。”

冯唐捋须,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但他也无意去干涉,真要把牛继宗和孙绍祖彻底歼灭在山东,自己西北军只怕也要打残,又有何好处?

养寇自重这个词儿不能提,但冯唐却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