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节 疑窦顿生,暗线交易(第2/2页)

老爹的西北军在蒙城和固镇与牛孙两军混战,看起来打得不亦乐乎,但实际内情,冯紫英不确定,老爹没怎么和他说。

不过看起来西北军似乎依然占着上风,可已经有些精疲力竭攻势趋缓的架势。

关键是陈继先的淮扬军在淮安府到邳州这一线一直盘桓不去,这从侧翼威胁到了西北军,这一点朝廷也应该看得到,但问题是他们似乎有些拿捏不住陈继先了,又或者陈继先和自己老爹在唱双簧了。

牛孙二人再撤就要撤到庐州和滁州一线了,但冯紫英得到消息,王子腾的登莱军一部已经从江西经黄州进入安庆府了,摆出了要增援牛孙二人的架势。

到底是虚晃一枪,还是真打算在庐州——滁州一线死守,和朝廷决一死战,现在还有些看不清楚。

这个局面拖到现在就有些复杂化混沌化的趋势了。

朝廷现在是腾不出更多的力量来一鼓作气解决江南了,或者说陈继先的骑墙和牛孙联军加上王子腾的登莱军始终败而不溃,维持着相当战斗力,让西北军无法一举得手。

而熊廷弼到现在都还在四川那边未能竟全功,这里边当然也有水西安家和奢家卷入进来导致战局扩大的原因,可让王子腾腾出手来进入江西赢得了喘息之机却是不争的事实。

老爹在给自己心中透露出了一条信息,似乎南京方面正在通过仁寿宫和一些江南士绅与内阁叶方二人联系,应该是希冀达成一些妥协。

这个消息让冯紫英都感到震惊。

他从未想到战争打到这个境地,朝廷居然还打算和江南妥协,这怎么妥协?

难道还真的划江而治不成,这怎么可能?

北地士人也绝对不能答应这种局面,好不容辛辛苦苦打到现在,突然一句话要媾和了,这置朝中北地士人于何地?

但冯紫英又不能不信有这种可能。

叶方二人都是江南士人领袖,在江南那边关系盘根错节,如果他们意动,而义忠亲王又能开出让他们满意的条件,未尝不能妥协,可南京方面能开出什么让朝廷这边同意的条件,尤其是如何说服齐永泰为首的北地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