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节 衣冠楚楚,走马上任(第2/2页)

“职方司现在编制是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主事八人,……,目前员外郎尚缺一人,主事尚缺三人,……”

袁化中简单介绍了一下职方司的情形。

大周兵部职方司沿袭前明,但是却也有比较大的变化,比如前明是两郎中一员外郎,但现在是一郎中两员外郎,很显然这种模式更合理一些。

主事前明时候是四个,现在翻了一倍,是八个,这一点冯紫英倒是觉得可以接受。

现在的军务如此繁忙,辽东,蒙古,西南土司,海上的红毛番和日本,现在还添了南京伪朝,实在太繁重了。

主事之下就是经历、断事、主簿、吏目、典史这一类八九品的低品轶官员以及不入流的小官吏员了。

粗略算下来,整个职方司的有品管员是三十余人,不入流的官大概有二十余人,而吏员就多了,多达一百八十余人,全部加起来超过二百六十人而整个兵部人员超过七百人,职方司就占了接近四成。

职方司也是整个兵部最大的一个部门,武选司、武库司、车驾司都不能比。

不过职方司并不是所有人都在兵部公廨里办公,那也装不下,有百余人都在外边,而这百余人自身又招募有超过上千人的“临聘人员”,也就是所谓的线人。

兵部和刑部拥有大周最庞大的线人群体,不过刑部线人群体比兵部都还要大得多。

只不过刑部线人主要对内,集中于社会事务,而兵部职方司的线人则主要对外,集中于蒙古人,女真人,日本人,朝鲜人,叶尔羌人,西南土司等,所以反倒是对南京方面,兵部线人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因为原来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本该是龙禁尉的事儿。

“缺这么多?”冯紫英很是惊讶,他看来每一科进士都是好几百,怎么着兵部员外郎还缺,主事也缺,有些不合情理啊。

“大人,兵部并不是什么人人都想来的,我们也不愿意随便接受一些只想要染一水混日子的,这都是要实打实做事儿的。”袁化中苦笑着解释了一句:“上一科原本就只留着了大章和非熊,结果大章又被弄到陕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