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节 世易时移,古今一也(第2/2页)

“武库司如何与这些愿意与朝廷合作的工坊联合来开发、优化、创新新式武器,我觉得你们要考虑一些思路出来,不能只是要他们去引入西夷匠师,当然引入西夷匠师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会是必然的,但是我们也要培养我们的专业匠师,另外西夷匠师基本上都能够懂一些格物知识,但我们的匠师却几乎是文盲,这一点恐怕也需要考虑从小培养,……”

说实话,房可壮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武库司郎中,在冯紫英心目中,徐光启应该才是,但是徐光启显然不可能来武库司当郎中,若是让其当工部尚书应该才是最合适的。

不过矮子里边拔高个,房可壮愿意接受自己的观点,愿意去尝试,去做事,这就足够了。

要彻底改变这些观念,不是一年两年,也不是单靠武库司或者兵部能做到的,这涉及到整个朝廷教育制度的革新。

冯紫英自认为自己现在也做不到,能够在不动声色地做一些细微的改变,潜移默化地来实现变革,那都需要花费极大的精力了。

和房可壮的谈话效果还算不错,比不上与杨嗣昌和袁化中的对话,但是也差强人意了,下一步还得要不断给房可壮灌输这方面的理念,持之以恒的来改变这帮人的观念。

这一天下来,可谓无比充实,但这还只是第一步,粗略地做了一个了解和沟通,涉及到更具体更复杂的事务,冯紫英清楚那才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不过他早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事一件一件的做,他也不怕谁会在里边阻挠和拖延,不换思想就换人,前世自己当区长,当书记,当市委常委时做这种事情做得太多了,现在一样要如此,古今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