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节 诡异之局,不言而喻(第2/2页)

至于说害怕把江南打烂,或者引起江南民愤和抵抗,那更是一个笑话,这是你陈继先一个淮扬总兵该考虑的事情么?

你一介武夫,只要朝廷下了令,你不该如狼似虎地立即南下去侵掠那江南膏腴之地么?

甚至朝廷没有命令,你也该迫不及待的制造机会,主动南下才对,哪一个武人不渴望战争?尤其是这种明显可以大肆捞一把的战事。

冯紫英也查阅过兵部给淮阳镇的命令,确保江南民生的情形下择机南下。

这特么是一个什么狗屁命令?

这个命令可下得好,对武夫居然用这种命令,武夫会听么?

可更为诡异的是陈继先还居然不折不扣地执行了,而且还执行得过了头,干脆就不南下了,免得有碍江南民生。

理由似乎也可以寻找一百条,比如万一江南士绅鼓噪了呢?万一江南商人罢市了呢?万一江南地方卫军抵抗了呢?

那不得把江南给打烂了,朝廷万一就要追究他陈继先的责任了呢?

这些理由看得冯紫英都想唾陈继先一脸唾沫。

总而言之,朝廷态度诡异,陈继先态度诡异,南京伪朝态度一样诡异,三方面都诡异了,就把一门心思要打过长江的老爹的西北军不冷不热地给晾在那里了。

也难怪老爹觉得情形不对,要让自己琢磨一下局势了。

从现在的情形观察,朝廷大概率是要推义忠亲王上位了,那应该是更有利于内阁和朝廷的条件达成才行,控制京中军权应该是一个保障手段,另外内阁和义忠亲王应该正在商谈或者即将达成一些密约条件。

而义忠亲王为了确保自己这一脉入继大统,可能也会在很多问题上让步,毕竟现在局面对他不利,若是朝廷真的打过长江,那他就鸡飞蛋打一切身死族灭了。

从朝廷角度来说,既能让内阁获得对皇权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也能避免江南遭受兵灾,让江南这只下金蛋的母鸡完美无缺地回到怀中,这该是两全其美。

对皇权的约束究竟会通过哪些条款来实现,又有其他那些制衡和保障手段,冯紫英真的很好奇,毕竟这有些是不能见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