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节 艰难博弈,人心惟危(第2/2页)

在一些人看来,只要我们有了这个姿态,认可永隆一脉也有继统权,那就算是尽到责任义务了,但这却和真正做出决策的内阁几位想法不太一样,毕竟做出这个决策的是他们几个,天下士人们都会把责任记在他们头上,他们更担心自己的名声受损,甚至被记入史册中。

所以他们内心还是更希望在义忠亲王,也就是万统帝之后,皇位重新回到永隆帝一脉上,这样他们对天下士人也就能有一个交待了,也不必担心日后史书上给自己几人记上一笔。

义忠亲王同样也是觉察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不肯在这上边做让步。

但现在摆在这里,逼得双方要达成一致,就必须都要让步妥协,所以才会得出这样一个含糊其辞的说辞,至于真实意思,那就只有双方各表,到最后各凭实力说话。

如果义忠亲王到那时候能收买拉拢到一名阁臣或者足够的重臣,挫败叶方齐李等人的意图,那他便可以安心瞑目,那么也意味着叶方等人的声誉要受损,同样叶方等人如果能采取手段成功易储,那么不但能提振内阁威信,而且也成功化解自身名誉危机,一箭双雕,两全其美。

这样的博弈从现在看起来,似乎内阁这边是占据优势的,但是这只是暂时的,或者说是表面上的。

皇权独尊的观念在朝野一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支持者,义忠亲王继位之前都能拉起汤宾尹、缪昌期、朱国祯和顾天峻、贾敬、甄应嘉这一帮人的鼎力支持,在他真的继位当皇帝之后,应该有更多的资源和手段来分化瓦解内阁这边的阵营。

这一点无论是叶向高方从哲他们,还是冯紫英都有着很清醒的认识。

千百年以来的皇权在百姓心目中根深蒂固,“清君侧,诛妖邪”这句话千百年来也不知道喊过多少遍,随时可以被人利用指向叶方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