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节 时间节点,间不容发(第2/2页)

这个男人都不怕和宫中贵妃偷情被人发现,自己还怕什么?

“我当然明白,但是大势如此,谁又能逆转改变?这个时候,就算是叶向高也一样无能为力,他不可能违背整个朝中士人的意见,谁都做不到。”

冯紫英很平静地摊了摊手,“你该明白这一点才对,我更做不到。”

“不,这事儿并非没有回旋余地,我不是说现在,而是说日后。”郭沁筠脸上写满了野心和不甘。

这种神态有些熟悉,哪里见过?

嗯,王熙凤脸上,好像也是这种姿态,骑在自己身上,叙说她对水泥营生的宏伟蓝图时。

目光从郭沁筠裸胸上掠过,当真是盈盈可握,却又茁壮挺拔,完全看不出是个孩子都十二岁的妇人了,就算是她十四岁生孩子,也该是二十六七了,怎么看也就是双十佳人。

“日后?日后的事情谁说得清?”冯紫英当然明白郭沁筠所说的日后是什么意思,谁都在着眼日后了。

戴权居然也通过英妃找上门来,竟然是拿着林如海的信,这简直让冯紫英大吃一惊。

林如海和太上皇、英妃的关系不一般,远超一般君臣,这一点冯紫英早就知道。

巡盐御史一般就是三年一任,超出三年的极少,但林如海却能一干十多年,这除了太上皇的铁杆心腹外,任何解释都是苍白无力的,所以林如海才得以在这个位置上一坐这么多年。

而林如海给黛玉留下几十万家资,那也是太上皇首肯的,甚至是给了特别敕意,便是龙禁尉和都察院也没有敢难为。

前几年都察院在两浙盐政掀起的风暴,冯紫英也一度有些担心会不会刮到两淮盐政上去,虽说林如海已死,但要穷根究底,那林如海的账底经不经得起翻查,还真不好说。

冯紫英也大略知晓林如海之所以对太上皇如此忠心,大概就是因为妙玉母亲之事,私纳教坊司犯妇,这种事情就算是红得发紫的冯紫英也不敢做,要做你也得要把人家的犯妇身份解决了才行啊。

还不是巡盐御史的林如海险些就因为这事儿被都察院的御史们钉死,如果不是元熙帝的网开一面,林如海就别想翻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