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节 促膝谈心,营造(第2/2页)

和柴恪的探讨是让冯紫英很舒心的一件事儿,既没有和齐永泰、乔应甲、官应震那么多约束,他站的高度又要比自己那些同学更高一些,所以很有点儿兄长的感觉。

虽然在很多问题上和冯紫英的观点不尽一致,但是柴恪还是赞同朝廷的确应当制定一个较为长期的规划,同时要有得力可用的手段来保证这些规划中的目标实现,尤其是在官员考核机制上应当要重重的加上一笔这个,而非像以往那样对官员考核更多的是靠所谓官声和上官的认可度,你连朝廷制定下发的目标都做不好完不成,怎么体现你的能力,就凭你把一帮地方士绅关系维护得好,或者送礼讨好上官让他替你说好话?

每一个层级都要有目标考核规划,在总的目标下进行分解细化,从朝廷到各省,各省到府州,府州到县,层层落实。

同时各省府州县也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结合朝廷的目标,围绕其进行一个系统性的细化,以保证能够落实,当然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朝廷也乐见其成。

这一谈就是一个多时辰,二人谈兴都很浓。

到后来冯紫英才慢慢把话题转移到当下朝局上来。

“叶相方相都要退下来,官师和明起公入阁,那子舒兄你呢?总不能继续在这左侍郎位置上耽误吧?”冯紫英笑着道。

“你这小子,什么叫耽误?”柴恪没好气地道:“人要知足,朝廷也自有安排,无需我等去操心。”

“话不是这么说,人尽其才才是最大的德政。”冯紫英撇了撇嘴,“要不怎么朝廷要把我踢到辽东去?”

一句话保证柴恪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你小子还是心有不甘不成?知足吧,还是那句话,朝廷自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