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节 结党合谋,勠力同心(第2/2页)

从长远规划到具体操作,也意味着练国事不但全盘接受了冯紫英的理念,也开始具体帮助冯紫英在具体操作上进行布局了。

“方叔(方有度)亦可考虑让其到地方上去,他在刑部时日已久,不宜一直在部里了,缺乏在最下边的做事经历,始终难以成大气候,宰相必发于州郡,这话我一直很赞同,没在府州县干过的,难堪大任。”

冯紫英的这话让练国事笑着连连摇头,“紫英,你这话可就一杆子打倒一大片人了,咱们朝中没在府州县干过的可多了去。”

“这是我的观点,我也不讳言,当然也有天才可以不需要这个吧。”冯紫英打了个哈哈。

送走了练国事,冯紫英心中踏实了许多。

有了这样一个得力臂助的加入,冯紫英信心倍增。

吏部侍郎这个关键位置上练国事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尤其是在自己与顾官二位以及尚书崔景荣关系都不差的情况下,未来三年里可以好生运作一番,把一些自己看好的本阵营官员用起来,用在关键岗位上,赢得民望。

当然这还不够。

不是光用好官员就行了,而要这些官员充分发挥起来,做成事情。

心念又转到了自己身边的这些人身上,小舅子沈自征,还有贾环。

这两人也都是进士出身了,贾兰、贾琮马上就要秋闱大比,冯紫英也亲自考较了一番,认为贾兰考中举人的把握比较大,但是明年的春闱就不好说,一半一半的几率,就算是能过,估计也是三甲进士的后边儿了。

贾琮略微差了一点儿,但是也算读书用功了,秀才都过了。

冯紫英也就有些想不明白,怎么贾环、贾兰、贾琮读书都不差,恰恰就嫡子贾宝玉这么差劲儿,到底是女人肚皮不行,还是其他原因?

不过这都关系不大,贾兰也好,贾琮也好,考不中大不了三年之后再考,贾家能出两三个进士,也算是光宗耀祖了,自己这个当姐夫兼义父的也算是够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