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节 来临,预热(第2/2页)

冯紫英也不奢求所有人能因为这一场参观就能改弦易辙,就能投入到这个变革时代中来了,但是这肯定会起到相当效用,而这种变化往往就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而逐渐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而自己也还有充裕的时间来推动这种变革过程。

“紫英,别说是他们,就算是我,早就听闻你说过这一切,一样感触太大,我和一些同僚以及不少士绅都谈起,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仔细盘算下来,又觉得的确可以这么做,从长久来看,的确划算,当然这种情形也不可能普及,也只有京畿这种地区进出货物量极大,加上正好又是铁料产能极大,才敢用得起这种铁轨,换了别的地方,未必能行,……”

贺逢圣还是很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嗯,能觉察这一点算是用心了,但随着铁料产量不断大增,而我们大周内部的很多地区货物运输出入越来越繁忙,总会有越来越多的路段需要这种高效量大的运输方式来解决瓶颈地段的需求,比如你们徐州到扬州可以走水路,那济南到东昌府呢,或者济南到登州呢?再比如佛山到广州呢?”

冯紫英点了点头,“生产力的解放大发展,必定会将很多原来觉得是很昂贵的货物变得日益平民化,或者廉价,我相信随着高炉技术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的钢铁工坊会不断地在各地建起来,而且产量也会越来越大,你可以到工部去查一查现在全国的钢铁产量,已经是万统四年年的三倍,是永隆十二年的十倍,永隆元年的一百二十倍,这中间的巨大变化,寻常人是难以想象,但是作为一级官员,应该明白这种变化会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贺逢圣深以为然。

他在去参观之前,冯紫英就专门和他、吴甡等人谈过,让他们好生感受工商业发展可能带来的变化,同时也要利用这种参观和这几日里与各方官员士绅的谈话,将这些思维理念带给其他人,触动他们,让他们反思,这才是冯紫英要达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