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节 造势,争先恐后(第2/2页)

的确如忠顺王所想的那样,再打这个主意的当然不止是他了,无数聪明人都已经想到了这一点上,甚至比冯紫英这些当事人想得更长远更周到。

比如商人们。

比如倪二。

王绍全是第一时间就坐镇京中。

他的消息比任何人都灵通。

松江帮的集体投靠,让王绍全立即就感觉到了压力。

松江商人照理说在江南商人群体中不算出色,排在洞庭商人、龙游商人、扬州盐商、安福商人之后,但是松江商人崛起速度很快。

尤其是棉纺织产业的蒸蒸日上,使得松江棉纺业已经成为全国龙头,再加上松江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造船业和航运业在松江也迅速勃兴,已经隐隐有了和扬州、苏州、金陵、宁波这些昔日松江还无法望其项背的城市竞争的实力。

更为关键的事松江文风很盛,所以小小的松江竟然出了几个重臣,陆彦章、董其昌、张鼐,再加上虽然是河南人但是却算是半个松江人的袁可立,他们的集体效忠,一下子就改变了局面。

这份功劳,新皇肯定会记在心中。

那山陕商人又该如何应对?

武人的支持,士人们的软弱,毫无抵抗之力,这让商人们想要在这一波大戏中表现都没能有多少出彩,尤其是山陕商人。

王绍全明白居安思危的道理,若是任由江南商人们在新朝中争夺位置,压缩的就是山陕商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他必须要做出反应。

献祥瑞自然就是一个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

不过王绍全知道这远远不够,自己能想到的,肯定也有人会想到,他得有更新奇的东西拿出来。

祥瑞圣兽?预示新朝将会给百姓带来一个截然不同的新世界?

也许这一点上可以做做文章,这可比什么井中浮水,天有繁星,这类自我找寻的路数强太多了。

这就是要山陕商人展现实力的时候到了,得让其他人好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