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刘备唯一没有任何底气的事情(第2/3页)

想要恢复民生,让民众尽快恢复生活水准,道家的治理艺术真的很值得参考,甚至可以说是很有意义的,比儒家的具体操作手法要现实好几个层级,且有过相当成功的操作经验。

但是问题在于,在这样一个社会之中,对于皇权统治者来说,只有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人才有休养生息的可能,一旦被统治者认为已经肥硕了,下一步就是开宰了。

对于皇权统治者来说,使用哪家学说都是手段,维持统治地位才是目的,无所谓道家儒家法家,能让我长久统治,就可以。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文景之治之后,天下已肥,民间殷富,紧随其后的便是武帝的大有为,那对于民间的普通人来说,无异于一场浩劫,最后甚至发展为大逃杀模式。

刘备曾想过在度田之后要不要全面采用道家的治理思想来治理天下,让东汉社会尽快的恢复生机,积累足够的财富。

但是他很快想到,不管自己做不做皇帝,不管他是否恢复道家的治国思想,他死了以后,民间积累的财富不还是下一任统治者嘴边的一块肉吗?

别说道家的理想统治者了,就算是儒家的理想统治者也是少之又少,几百年能出一个都算是幸运的。

他现在无论怎么折腾,他一死,可能一切都要变回原样了,无非是再造一个强大的西汉帝国,再让后人把西汉、东汉的路子再走一遍,再循环往复四百年。

意义似乎不是很大……

所以,他开始思考,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这些积累真正的运用到发展上,发展文化科技,发展各种实用技术之类的,以此推动时代真正的往前进。

而不是成为统治者私欲的养料。

他不想让自己辛辛苦苦实现的一切,再度成为某个穷兵黩武的家伙的依仗,甚至现在都轮不到后人穷兵黩武了,周边该打的,几乎都被他打完了,找谁穷兵黩武去?

他又翻看了一遍陈慕的这封信件,而后放下,深深叹了口气。

如何走出这个要命的循环,是多少人都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他所知能够尝试用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又和他现在所走的道路并不一致。

他必须要承认,法家与儒家所倡导的大一统,并非是为了发展和强盛,其本质目的,是为了塑造一个稳定的可持续的秩序。

整个帝制时期,中华帝国所有的政治智慧和发展智慧所指向的唯一目标,就是稳定。

统治秩序的稳定,统治阶层的稳定,统治者的稳定。

为了稳定,大一统的帝制王朝可以做任何事情,甚至只为了稳定去做这些事情,不为其他任何目的。

稳定,可以带来民生的安居乐业,可以带来一定的发展,可以带来人口的恢复和国力的上升,与国于民的都有好处。

但是当某个节点出现之后,这一上升趋势就被打断,再也不能恢复,并由此走向混乱、覆亡,一发不可收拾。

这个节点,可以被认为是土地兼并的周期,可以被认为是统治者个人能力的衰变,甚至可以被认为是气候的变迁。

但是刘备也有自己的看法。

他在成为大将军之后,常会抽出时间博览群书。

在阅读了大量东汉皇家藏书之后,他谨慎的思考,随后意识到,这一节点,最有可能出现在不属于统治阶级的力量恢复到了足以威胁王朝稳定状态的那一刻。

不管出现了什么状况,当统治者意识到他所在意的稳定被威胁之后,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统治阶级的连锁反应。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莫过于科技发展。

古代统治者并非不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其注重需要契机,即国家分裂状态下,统治者尤为注重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军事方面,会为此投入大量资源。

但是当国家统一之后,他所侧重的便会转变为维持稳定状态,而此时此刻,科技发展会成为重大的不确定因素,成为威胁稳定的头号罪魁祸首,被束之高阁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一个很直观的事实便是,古中国很多重要的科技著作与精通科技的人物都出现在了战乱时期与分裂时期,文明和精巧的工业技术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巨大的进步。

比如春秋战国,比如东汉末年,比如南北朝,比如赵宋。

而在大一统时期,这些反叛或非常规的力量却又无一例外的被大一统帝国所窒息,因为帝国只想维持一成不变的传统秩序,维持稳定。

这其实很矛盾。

因为没有大一统,就没有安定的生活,人们会大量大量的死亡,而没有分裂与战乱,又没有进步,创新的精神会被强力扼住咽喉,由此窒息。

数千年来,人类总是在这二者之间反复横跳,却始终无法寻找到完美的平衡点。

甚至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最平衡的平衡点居然是源自于核武器的恐怖威慑——灭亡与发展居然如此巧妙的融为一体,相生相克。

刘备知道自己现在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为了增强大一统的力量,让汉帝国重回巅峰,让和平安定的生活回归,让更多的人活下来。

他主导局势的时候,他可以相信自己,会不断的推进新的事物,修改陈旧的规则,以自己的权力投入大量资源,推动科技进步。

但是他死了之后呢?

很多传统的统治者自己也非常欣赏科学技术的发展,甚至于对此相当精通,比如康熙、雍正和乾隆。

但是他们并没有发展这一切。

他活着的时候所做的这一切,本质上是为了结束战乱所带来的流离失所与生产破坏,让人们吃饱肚子,但是当国家进入稳定状态之后,这一局面又毫无意外的会变质。

简而言之,它会从【为了生存而存在】变质为【为了存在而存在】,并由此发展出强大的利益集团,开始侵蚀正常的状态。

比如当下刘备所采取的农业政策。

刘备使用集体农庄,是为了尽快恢复生产,普及农业技术,开垦更多荒地,让更多的人吃饱肚子不至于饿死,让政府恢复强大的税收能力和动员能力,为了更好的击溃反对者。

汉帝国有太多的荒地没有开垦,有太多荒废的土地需要恢复,有太多地区没有掌握最新的农耕技术,农业发展相当不均衡,农业潜力远远没有到开发完善的地步,很多东西需要普及。

这就需要一个强大的组织者来组织起分散的力量去完成开垦。

他还能强力推进各种生产技术的发展,一直推进到发展自成体系的时候。

这些,依靠一个强有力组织者的推进,是极为高效的,原本需要一百年去完成的事情,在一个强有力组织者的推动下,或许只需要十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