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登基(第2/3页)

他娘的,这小天子莫不是个傻子?

皇帝之位没了,居然还笑得出来?

自家弟子到底给他灌了什么迷魂药?

这禅让……他还真是自愿的不成?

天底下还真有这样的事情?大汉难道在刘备的带领下已经回归到了上古三代之治的那般的返璞归真的境界了吗?

卢植彻底搞不懂这个疯狂的世界了。

郑玄也看到了,也有点意外,但是看着那个正在由下而上的背影,忽然又觉得这没什么不可以的。

那个家伙所做的出来的事情,没几件是正常人能做到的,但是他全都做到了,所以能让刘协笑着下位,或许也是他独特的本领。

郑玄思来想去,觉得自己也没有必要多么纠结,反正,刘备或许从来也不是一个正常的人。

刘备并不知道他在郑玄的眼里已经是一个非正常人了,属于那种如果有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也一定会被投入进去的种类,但是就算知道,他也不会担心,因为。

他是皇帝了。

谁敢把皇帝投入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望着眼前的皇帝宝座,刘备并没有太大的心理波动,他先转向了董老太太的位置,向着董老太太一礼,董老太太微微点头,没有动弹,也动弹不了,她已经很累了。

随后,刘备转过身子,面向殿下群臣。

他看着那一双双意味不明的眼睛,从这一双双眼睛里,他看到了自己和这个帝国的未来。

他一挥手,让殿外侯着的将军进入殿内,随后,看了一眼张让。

张让明白了。

刘备一挥衣袖,缓缓坐在了皇帝宝座之上,正襟危坐,姿态严谨,面容肃穆。

当他坐下的那一刻,张让上前几步,开始唱礼,群臣随之下拜,向着殿上的刘备山呼万岁,连带着殿下的刘协也一起下拜,向着刘备山呼万岁,以示臣服。

殿中人如此,殿外人亦是如此,他们看不到刘备,但是他们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下拜,山呼万岁。

万岁之声由远及近,响彻云霄,刘备不由得闭上眼睛,尽情地享受着一刻那无上的荣耀之感。

这一刻,刘备差不多能够理解便宜老祖宗刘邦当初的感觉了。

原来,做皇帝真的是一件很爽的事情。

万众臣服的感觉,真的可以激发一个男人心底里最原始的征服欲和满足了征服欲所带来的快感。

这种快感让刘备飘飘欲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极大的满足。

尽管这并不是他所刻意追求的东西,不过事到如今,就算是稍微享受一下,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一阵雅乐和鼓角之声结束之后,这场简洁明了的禅让仪式和登基大典也就差不多走到了尾声。

随后,刘备开始以新任皇帝的名义宣读自己即位以后所需要颁布的一系列的诏书。

首先,他确定了太皇太后董氏依然是太皇太后的地位,理由是【太皇太后待他如亲】,所以虽然天子更换,但是太皇太后依然是太皇太后,地位依然尊荣,不会改变。

这是刘备登基之后发布的第一道诏令,并未出乎人们的预料。

于是这道诏令就很快的落实了。

随后是第二道诏令,刘备封刘协为安国县侯,准许刘协回到他父亲刘宏出生和生活过的地方,成为比他父亲当年地位还高更高的贵族,享受尊荣,世袭罔替。

最先的两道诏令,刘备解决了原先皇室的问题。

接着是第三道政令,刘备尊自己的母亲为皇太后。

第四道诏令,刘备封自己的正室夫人韩宁为皇后。

第五道诏令,刘备封嫡长子刘深为皇太子。

连着三道政令理清了皇家的基本组成部分,使得新一代皇室闪亮登场,这也没有出乎大家的预料,在大家眼中,这也都是合情合理的。

然后,刘备的母亲、韩宁和刘深都出现在了大殿之中,他们身着皇家礼服,在礼官和内侍的引导之下抵达了殿内。

刘备走下殿,一手尊奉母亲,一手牵着妻子,身后跟着儿子,一家四口一起登上了大殿之上,在群臣面前完成了亮相。

大汉帝国新一代的皇室核心成员就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完成了皇室核心成员的亮相之后,刘备开始发布和政治有关的政令,主要是赏赐。

新君登基,需要大封天下来安抚人心,赏赐有功之臣等等。

刘邦需要分封功臣,刘秀也需要对功臣做出诸多让步,这些都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所必须要作出的客观上的妥协。

但是刘备似乎并不用如此。

对于刘备这一时期的人们来说,真正促成这一次政权更迭的人,是一群罪人,没有那群罪人的突发奇想,没有他们的愚蠢决策,刘备不会那么快登基做皇帝。

反倒是其他核心部下们在这件事情当中处在一个完全听命办事的状态之下,没有刘备的命令和指挥,他们什么也没有办成。

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那种刘备的合伙人,而全都是刘备的正儿八经意义之下的下属。

他们的功劳是有的,但是并没有刘秀登基的时候那种遍地都是合伙人的状态,大汉第二帝国的合伙人状态没有延续到第三帝国。

他能做皇帝,根本上来说,依靠的是他自己的才能,部下们反倒有诸多需要依赖刘备的地方,甚至很多人干脆就是刘备给拉出泥潭的,纯粹依靠刘备上岸,属于恩人了。

而且此番登基事件,从头到尾都是刘备一人决定一人谋划,甚至是一人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部下们只要听从他的指挥就可以。

当刘备正式做皇帝的时候,他早已经做了好几年实际上的皇帝了。

合伙人?

曾经或许是有的,凉州时期,刘备还是有一些合伙人的,但是随着刘备的权势越发的庞大,军功越发的强盛,这种合伙人的基础已经消失了。

就算是最早投资刘备的几个大家族,现在也不敢以合伙人的身份自居,所以,大汉第三帝国没有合伙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并不需要让渡自己的权力给谁,然后塑造一个全新的执政团体,他只需要正式确立起自己绝对的政治权威,以自己来领导整个朝堂,就足够了。

在这个登基大典的封赏仪式上,配合刘备完成这次政权更迭的人们所得到的是爵位的提升,食邑的增加,钱财的赏赐和土地的赐予。

还有一些人得到了房屋的馈赠,亦或是食盐、蜀锦等硬通货的赏赐,除此之外,并没有谁因为这场政变得到了职位和权力的提升。

这其实并不难理解,因为在刘备上位之前,反对者们已经不具备实权了,尤其是中央朝廷的实权,已经基本上被刘备掌控,反对者们只是有名,而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