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大汉第三帝国的建立伊始(第2/3页)

孔氏和陈氏的全体弟子及其家族一并发配玄菟郡定居,五代之内不准出仕,不准返回中原。

孔氏和陈氏的全体门生及其家族一并发配到辽东郡定居,五代之内不准出仕,不准返回中原。

这般严厉的惩处让朝堂上的士人官员们不住的打了个寒颤。

翻手覆手之间,四个保守派的阀阅家族被废掉了,连同他们的弟子门生还有家族一起,也遭到了牵连,将会被一网打尽。

遭受处罚的人何止上万?

这是不是太重了一些?

有些人想要求个情,大家往日也是同僚,也有过共同协作,不要把事情做得那么绝,不也挺好的吗?

而且更关键的是,您老人家把他们给废了不要紧,可是传承古文经典的也是他们,深度参与制定《嘉德通义》的也是他们,你把他们废了,游戏规则怎么办?

以《周官礼》为核心重新构筑的古文学派执政基本思想观该怎么继续完善下去呢?

就算死人不重要,这个事情也是极为重要的。

但是有这个心思的,都不敢站出来,面对刚刚登基的刘备,他们实在是不敢在这个时候触碰刘备的霉头。

当然他们也知道,并非没有人可以在这个时候向刘备进言,只要他们愿意,他们是可以在这个时候向刘备提出一些想法和意见的。

比如,郑玄,比如,卢植。

有人看向了郑玄,发现郑玄闭着眼睛什么都不干。

有人看向了卢植,发现卢植眼观鼻鼻观心,什么也不做。

于是,这个结局没有任何的悬念,古文学派七大阀阅家族,刚刚成为大汉顶级学术政治天团的七大家族,一转眼,就只剩下三个了。

或者全天下的阀阅家族一转眼间,就只剩下三个了。

接下来被惩处的是十常侍为主的大宦官们,之前这群人被杀了一些,还有一些活着被抓住了,刘备对他们的审判简单粗暴。

以天子的名义,判处他们诛灭三族之刑,连同这群人的党羽一起,全部被刘备清洗干净。

十常侍为首的不合作宦官群体自此离开历史的舞台。

当然了,这也是时代的必然,甚至于对这帮阉人进行处置的时候,还有人暗暗叫好,看到这群人倒霉,比自己升官发财还要兴奋。

没办法,处置宦官,是永远的政治正确。

除了张让和赵忠,其他一度叱诧风云的大宦官,都成为了刘备的天子经验包。

然后是董重。

因为董重也在这件事情之中参与进去了,居心不良,过于罪恶,于是刘备宣布罢黜董重的一切职位、爵位,没收全部家产,撤销全部的护卫、奴仆。

他和他的家人一起,将终生被禁锢在雒阳城首阳山脚下的别院里,只能在别院里生活,永远也不能离开,那里,将永远有人看管,那就是他们的家族监狱。

到这一步,有些人觉得自己看清了一些东西。

董重的结局,应该就是刘备和董老太太之间达成了一些协议的结果。

董重是董老太太的侄子,又是小天子刘协的舅父,这个情况下杀掉他,未免太不尊重将要禅位的前皇室。

所以,刘备做了妥协,保留他们一家子的命,至于其他的就没有了,而且那个被典韦杀死的董重的儿子,也不会有人提起。

他这其实也和死了没啥区别,一辈子不能离开一间别院,看起来生活水准也会非常低下,董老太太活着的时候或许还能接济一二,要是董老太太没了,董重又能坚持多久呢?

没人敢说。

最后,是对这帮人的党羽的处置决定。

古文学派保守派,宦官集团,还有外戚董重。

这三方面势力的党羽,将全部被视作朝廷的叛逆集团予以处置,在外当官的,执掌权力的,将全部被锁定,然后展开调查。

没有犯罪的,罢黜官职,回家养老,自此不可以再出仕,但也不另外进行什么惩戒。

有犯罪事实的,就要从严从重惩处,休想落到好处,要把这些年得到的好处连本带利的吐出来,榨干为止,绝不姑息。

而负责执行这一任务的,则是中书台、御史台以及军队。

这三方面将组成联合清算团队,对这群胆大包天的罪人的党羽展开全面清算,一如当年对今文学派及其党羽展开清算的时候一样。

因为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有了当时的经验,这一波清算也算是有的放矢,其他人也对清算的结果多少有些预期。

而军队加入进来,则预示着地方上会出现一些不稳定的状况,但是因为军区制度已经落实下去,五支正规军已经在五个军区成功驻防,如果会出现什么反叛事件,各个军区的负责人有自主行动的权力。

哪怕朝廷派去的清算队伍没有及时赶到,各大军区的负责人也有权力把那些造反作乱的家伙全部收拾掉。

所以,这一次,并没有人提出对天下不稳定的担忧,对这位靠着军功打出来的皇帝,没人觉得他不能压服天下的“叛乱”。

所以,清算就清算吧,反正这帮家伙死了,他们空出来的政治资源,总归还是要分一些出来的,不是吗?

登基大典到这里为止就差不多结束了,刘备处理完了该在这个时候处理的事情,然后宣布给全部参加登基大典的官员、吏员、士兵们一些赏赐,以此彰显仁德。

然后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剩下的事情就不能在公开场合处理了。

董老太太累得够呛,心头的一桩心事也了却了,便要回去休息了。

刘协侍奉着董老太太离去,经过刘备身边的时候还询问刘备他什么时候可以离开雒阳去他的封地“上任”。

看得出来,这小子已经完全不想呆在这里,更想要去自由的地方享受自由的生活了。

刘备于是笑了笑。

“什么时候都可以,若是你想,过几日你就可以出发了,不过,太皇太后身子不好,不能远行,我建议你留在雒阳多陪陪她,以后说不定就没有机会了。”

刘协不傻,知道刘备这话里的意思。

“大母她……”

“多陪陪她,别急着走,不然的话,可能就是一辈子的遗憾了。”

刘备拍了拍刘协的肩膀:“你往后的日子还有很多,你还能尽情享乐,但是你大母她就不一定了,她养育你长大,你总该送她最后一程。”

刘协低下头,流露出了悲伤的情绪。

“好,我知道了,那叔叔,我去陪大母了。”

“嗯。”

刘协低着头抹了抹眼睛,随后转身离开了。

两人和谐的不像是一对刚刚完成了政权交接的前任皇帝和现任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