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春秋决狱到此为止(第2/2页)

这话句话噎死了想要提出反对的官员,因为刘邦确实没干这个事情,而大汉朝皇帝们共同的祖宗,只有一个。

刘邦。

什么,你说汉武帝也是我的祖宗?

可是刘邦才是正儿八经的大祖宗啊。

古文学派当年面对今文学派的威压的时候,就试图用周公来压孔子,往前找更古老的贤人,拉大旗做虎皮,搞得有声有色,那刘备有样学样,用刘邦来压住其他的祖宗,让其他人无话可说。

于是这个事情也被刘备强制规定要执行。

司法三司的官员从现在开始必须要去雒阳城外的律法学府搞一个特别班级,轮流去学习《汉律》,将来新进入的官员们也要搞学习班,还要搞结业考试。

考试通过才能上岗,考试不通过,休想上岗!

刘备还提出,就算入职了也不能在学习方面懈怠,对汉律的学习和提升必须要时刻进行,以后就算想要升职,也要参加升职摸底考试,看看这家伙对《汉律》到底有没有真正的融会贯通。

这个事情的发生确实让官员们感到郁闷又无语。

他们又不是太学生,干嘛老是要考试呢?

但刘备也有话说啊。

我的军队,强吧?

打遍天下无敌手,双手插兜,都不知道什么是对手。

为什么那么强?

军官每升一级都要参加升职考试的!

不单单要战功,也要文化素养,要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又能打仗,又有足够的专业素养,否则他们怎么会那么牛逼那么能打?

什么叫精英?

这特酿的就是精英!

战术后仰.jpg

正是因为有军队的成功经验,所以你们这帮家伙以为你们能逃得掉?

正好刘备这边说了要推行官员淘汰制度,刘备干脆就把官员的专业技能考试给纳入到淘汰制度的考核标准里,比较抽象的政绩就不说了,但是比较直观的专业技能就有的考。

你这一个司法官员连《汉律》都不能精通,天天捧着一本《左氏春秋》在那边装大尾巴狼,我要你当什么司法官?

淘汰!

这个事情被刘备明发上谕通传八部予以执行之后,立刻引起了司法三司和一些其他部门官员的小小恐慌。

别说律法需要专业技能,搞农业也要专业技能,搞工程也需要专业技能,如果司法部门的事情成为现实,那他们也有理由认定只要刘备想,他什么都能给你整一个专业技能考试来。

官员们愁云惨淡的时候,刘备倒是开心得很。

他依稀会想起了自己上辈子很年幼的时候在学校里听到的一句话——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他曾为此感到非常的无力,屈服于考试的威力之下而无法自拔,但是眼下一转攻势,没人能考他,他却能考所有人。

愉悦。

他现在觉得大汉朝廷的虫豸那么多,不单单是社会问题和阶级问题,原因是各种各样的,很多因素一起造就了虫豸遍天下的局面。

有些问题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但是有些问题还是能立马上手解决的。

刘备没办法立刻上手诛杀全部的虫豸,但是他能让大家一起去考试啊。

虫豸那么多,一定是因为学习内容太少!专业考试的次数太少!

如果能让他们全都经历几次专业技能考试,那不单能把混子挑出来,还能大幅度提高官员队伍的专业素养。

考试的确不能选拔出道德君子,但是考试能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这一点对于现在的刘备来说很重要。

于是自太学生们和打仗的军人们需要面临考试地狱之外,这一股考试之风终于也吹入了雒阳朝廷,原先只是微风拂面,现在这风的强度明显增强了。

首先遭殃的司法三司的官员们就被吹得睁不开眼。

他们当中的好些人连夜向身边人咨询有没有《汉律》的范本,能借给他们抄录一份拿回去背诵研习,临时抱佛脚,指望着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但是该说不说,这个过程还是挺痛苦的,这一批司法三司的官员有不少都是当初赶鸭子上架拉上来的,对汉律了解有限,现在让他们准备考试,难度确实很大。

而据说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太学里的太学生们有不少都笑开了花儿,觉得那些当官的终于也要感受到他们的痛苦了。

但很快又有比较明智的学生提出一点关键点——

高兴什么?咱们现在那么努力的考试,不还是为了当官以后可以不用那么痛苦的考试?

结果现在当官的也要考试,这对咱们来说难道是好事吗?

还以为当了官儿能轻松一点,结果当了官儿还要面临各种专业考试,考不过去就不能升官,甚至不能继续做官……

于是太学生们又开始愁云惨淡,感觉自己这辈子都逃离不了考试地狱了。

不过刘备到底也不是全方位的加强官员们的压力、而没有给他们提供哪怕一丁点的帮助。

他提供了帮助,还是非常非常大的帮助。

他下令印刷所紧急刊印了三百册《汉律》线装本送给司法三司,让三司分一分,拿回去给所有人阅读、学习。

还说他们不用着急用手抄录,当然想抄也可以,不过很快就会有更多的线装本《汉律》下发了。

人手一本是大概率事件,只是稍微需要一点时间。

他们很快就可以拿着一本硕大的很厚实的《汉律》回去昼夜背诵、学习,然后彻底变成《汉律》的形状。

对于这个情况,三司的官员们和听到风声的其他朝廷官员感到非常震惊,纷纷前往司法三司观看这个传说中的线装本《汉律》。

挺大一本书,拿起来比他们的脸要大多了,还很厚实,翻开来左看看右看看,他们发现这《汉律》不仅每一本都一模一样,字形也一模一样,甚至其中还有用来断句的小小符号。

这就是那传说中的标点符号吗?

还有这些书看起来都一模一样,所以不是手抄,而是使用了传说中的印刷术吗?

刘备就在这个时候对朝廷公开了印刷术的存在。

他对外公布,有了印刷术之后,大家再也不用手抄书籍了,只要时间足够,一百万本书也能印刷出来,且每一本书都是一模一样,不会有任何区别。

大家放心的学习即可。